稿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洒向人间育新苗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能拥有一位好的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受益匪浅的。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培养人才十分重视,习近平曾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教师要内外兼修成为必修课,也成为能上讲台的基本素养,那么该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呢?或许走进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万俊博士的成长路径,我们能窥见一二吧。
自2016年以来,化工学院按照学校的决策部署,大力引进人才,先后有20多名青年博士才俊加入学院,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学院党政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坚持用学院优良办学传统激发使命担当,培养出了一批先锋模范,成为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万俊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
一、初识万俊,心中有丘壑,脚下有乾坤
万俊是一名90后,与他的年轻相比,他关于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可是相当的丰富。“教师这份职业,我应该与它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这样说道。万俊同志的父亲年轻时就是一名乡村教师,他的妻子一家更是三代都是教师,或许是教师家庭环境的影响,万俊早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当教师的种子。万俊上学以来,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好帮手,与教过他的老师都有深厚的感情。尤其在他读博期间,他的导师樊君教授对他言传身教,不仅在科研上教会他如何做学问,而且有意让他在教学上进行锻炼,万俊曾连续三年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担任外聘教师,这为他日后走上讲台,奠定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当进入延安大学化工学院后,万俊站在讲台上,完全是一个“过来人”,适应并完全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如果说万俊走上教师的岗位,有着一些所谓的“缘分”,那么真正在教学中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自我历练的过程。近年来,万俊为学生讲授了《化工基础》和《化工热力学》理论课程,并指导了化工原理实验等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万俊为了让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的学生能学懂、学好并爱学这些课程,他首先会对整体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简化;为了让学生能接受枯燥的理论,他大量研读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研究论文,认真制作教案;甚至为了能得到学生学习后的效果反馈,他会专门建立交流群,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极大地提升了课堂质量的同时,也对万俊的教育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
按照万俊这样的教学方式,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心力与劳力,他加班是常态,有时辅助学生做实验无暇吃饭也是常态,有人插科打诨他:“你觉得值不值?”他淡淡一笑:“这是工作,更是因为热爱。”
二、再识万俊,做好科研,助推“育人”
在学生的眼里,万俊老师不仅课教的好,科研同样出色,是一位“明星”老师。
万俊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多相光催化材料,并探究其在清洁能源、环境治理和绿色化工方面的应用,在光催化燃油脱硫、光解水制氢、污染物降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目前在J. Catal.、J. Hazard. Mater.、Appl. Catal. B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SCI一区论文7篇,研究成果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总他引次数达1000余次,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万俊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延安市高层次人才专项项目1项、延安大学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2019年,万俊被特别评审为副教授,并荣获“2021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万俊是延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省级特色学科学术骨干,支撑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工业催化方向的学科发展;他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组建了“延安大学能源化工多相催化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他积极投入延安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化工工程与工艺工程教育认证的申报工作,为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贡献力量。
万俊并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学科成长与学术研究,他一直主张“科研反哺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理念,十分注重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研精神。万俊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吸纳学生加入他的科研项目,先后已经有十余名同学加入到了他的研究团队,在他看来,这样的科研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独立承担项目,有科研担当意识,一方面又让学生参与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在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注重协同合作精神。
万俊一直认为,一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其一段求学经历的结束,这是十分有仪式感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都十分注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首先,万俊会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分配科研任务,这样针对性更强,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会更容易施展自己的能力。其次,万俊会在毕业设计开始前,针对学生要做的研究,带领学生熟识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加深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能与科技发展趋势相适应。另外,万俊会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试验时,深入实验室,与学生一起完成试验过程,并反复推敲试验结果,让学生明白科研的精神比最终科研的数据更为重要。甚至,万俊会和学生一起推敲汇报成果的PPT、会示范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总之,万俊总是事无巨细,事必躬跟,也因为他的认真负责,他所指导的多名学生发表了SCl论文,还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还有的同学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奖。
科研是高校老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万俊能做到自我提升的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研的意识,并有对科研奉献的精神,这是实属难得的。
三、还识万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这不仅是万俊的理想,也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理想。
老师和学生的缘分,是求学过程中在每堂课中知识传递的交汇,是教师对学生做人的教诲,更是教师对学生在其人生关键时刻给予的关爱。刚刚毕业的2020届本科生刘萌,是万俊老师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刘萌考上了东华大学的研究生。天有不测风云,刘萌同学却患上了重疾,因家庭困难,在网上发起众筹。万俊老师得知情况后,拿出5000元捐给刘萌,并积极主动帮助刘萌众筹,在他的号召下,很快帮助刘萌筹得了一笔不小的费用。万俊的捐款是他的大半个月工资,这对他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他没有犹豫。还有,万俊老师的研究生生病需要去西安看病,在了解情况之后,他为学生自掏腰包解决来回车费住宿,并且嘱咐学生安心去,看病路上照顾好自己……这样关心学生的事在万俊的工作中是常有的事,在他的眼里,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家人,家人有了困难,就要伸出援手,也因为他一直以来对学生的关爱,学生视他为“大哥”,可以遮风挡雨,可以指引方向。
万俊深谙“生有涯而知无涯”的道理,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他更是深知“成才先成人”的道理,牢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的使命。他把育人融入到了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教室里,富有激情的课堂感染者学生;在实验室,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在办公室,循循善诱的讲解让人茅塞顿开;在平日里,为学生排忧解难时他的倾情付出,无不是他“倾心育苗”的体现!他付出真爱,富有情感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如今,他所带过的学生中,已有多名学生在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
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是春蚕,呕心沥血,吐尽芳华;教师是泥土,给予营养,春华秋实。万俊老师只是我们学院优秀老师中的一份子,他也很自谦地说到:“因为在一个优秀的集体,被优秀的人所感染,做一切有益于学生的事,在我们每个人的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愿意为教师这份光荣的事业付出的心血。”万俊正在和延大的化工人一起,走在新时代教书育人的大路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潜心修炼,做一名真正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