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媒体延大>正文
  媒体延大  
延安大学:提升“四力” 增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2022年04月02日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小淼     发布日期:2022年4月1日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学校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持续深化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从课程体系、体验教学、践行活动等环节提出教育要求,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环节制定工作流程,将延安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培养造就了一批批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为老区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延安大学以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的内涵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实施路径更加清晰。

全方位推进延安精神进课堂 ,增强“思政”育人说服力

  延安大学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进一步挖掘延安精神、校史校情、校友文化等思政元素,将其深切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生动氛围。学校在人文社科科专业开设了18 门延安精神方面的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延安精神大讲堂》《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 8 门课程,建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影视作品赏析》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2 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其他专业,每门专业课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传承延安精神的典型事例和优秀校友敬业履职、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事迹,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资源平台22个,研发并推出“小红专”-大学生思政教育“指尖上的课堂”,总播放量达140 多万次。综合运用“易班”、圣地红网、“圣地元素”、“圣地熔炉”、“圣地青马工程”等体现延安精神底蕴的新媒体平台,创新延安精神网络思政教育方式。依托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 15 项,出版《延安精神新论》《陕甘宁边区史稿》《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简史》等专著 12 部,出版《红色经典导论》《延安精神概论》等教材及教辅资料 12 部,并积极将研究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推动教学内容改革。研发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将延安时期相关纸质文献进行全文数字化,为延安精神教育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开展系统的延安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总结教改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实现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有效增强了延安精神课堂教学说服力。

延安大学思政课教师获全国思政课“大练兵”表彰奖励

多形式开展延安精神体验教学,增强思政育人亲和力

  延安大学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精品化、特色化的现场体验教学项目,并建设了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现代科技,建设红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室,研发虚拟仿真教学产品,推广延安精神体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现场感受和深度参与中真正得到了精神洗礼。同时,还建成了 23 处体验教学基地,开发了“为人民服务”等 27 个现场体验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听红色事迹、看红色遗迹”中深度体验延安精神。

 

 延安大学在中共七大会址旧址进行思政课体验教学

  常态化开展“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演红色剧目、诵红色诗文、研红色经典、创红色作品”等主题教育活动,将体验教学融入党、团、班级活动,实现延安精神教育从大一到大四的全覆盖。排演原创舞台剧《路遥的世界》,编著出版《路遥与延安大学》,排演音乐舞蹈剧《延安》,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打造民族歌剧《白毛女》,通过多维度、多类型、全覆盖的延安精神体验教学,让学生在现场感悟中、活动共鸣中、历史体验中接受和认同延安精神。通过这些新鲜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延安精神成为学生们自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印记。

 

延安大学师生排演的音乐舞蹈史诗《延安》

  多维度践行延安精神 ,增强思政育人行动力

  延安大学实施延安精神资政育人订单式项目管理,实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有机融合。学校组建调研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资政育人调研活动,参与学生近5000 人,完成资政报告40多份,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资政育人活动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资政和育人相结合,实现了“在资政中育人、在育人中资政”的目的,拓展了延安精神育人新路径。组建白求恩医疗服务队、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延安精神宣讲团等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300多场次活动,参与学生达4000名,形成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在建党一百周年时,组织“万名学子学党史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

  充分发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实践育人效应,把延安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升华延安精神。学校通过多维度践行活动,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了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持之以恒用延安精神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源动力

  在延安精神滋养下,延安大学学生对延安精神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更加坚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延大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觉把延安精神特质外化到抗疫斗争中。2000余名返乡青年到社区(村)报到,500名返乡团员参与一线防控工作,500多名志愿者为医务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辅导,累计志愿服务约2.2万小时,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冠疫情期间,延安大学青年志愿者坚守岗位

  学精神、悟思想、见行动。延安大学有80%以上的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300多名学生援藏进疆、应征入伍,99人考取陕西省选调生,名列省属院校前茅,到西部就业学生达到70%以上,学校学生捐献人体造血干细胞人数占延安市半数以上。涌现出以黑鹏杰、李霞、马树芝等为代表的 13 名学生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他们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的成效。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延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延安精神干部培训教育

  此外,学校依托“泽东干部学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和研修中心等教育平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万名青年和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延安精神教育活动,为社会广泛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供给,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燃灯者”“引领者”。中煤集团“青马工程”一期培训学员王絮说“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在这里接受延安精神洗礼,探求革命初心,更加坚定了我砥砺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上一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迈向光明未来的科学指引
下一条:延安大学:用担当和作为点亮战疫之路
关闭窗口

杨家岭校区:中国·陕西·延安市圣地路580号
新城校区:中国·陕西·延安市新区公学北路1号
邮编:716000  E-Mail:ydxb@yau.edu.cn
电话:86-0911-2650002   86-0911-2650666
传真:86-0911-2650004  陕ICP备05011013号-1

微博平台
微博平台
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