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翔
本网讯 我校党委宣传部袁广斌的论文《延安时期延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封杰的论文《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模式及教学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曌的论文《延安时期党的文艺育德实践经验》,以《推动延安时期教育和文艺研究走向深入》为总题,于2022年8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整版发表,并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文章认为,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学习和研究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梳理和总结其历史经验,推动该领域研究走向深入,落“细”落“小”,对于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袁广斌的论文《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经验》梳理了延安时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了这一时期延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经验。文章认为,“思想上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并设立相应机构,是延安时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前提保障”,“不拘形式,不讲条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是延安时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路径”,“结合实际,学用一致,以学习成果指导并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延安时期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体现”。 延安大学把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在这所红色熔炉里学知识、学文化、学方法,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打下了终身为革命和建设做贡献的牢固思想基础。
封杰的论文《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模式及教学特征》认为,大力举办干部学校教育、大规模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培训,是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模式。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具有鲜明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将转变学员思想放在第一位;因人施教、分类教学,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以及注重劳动教育,培养学员的劳动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等。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通过举办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模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曌的论文《延安时期党的文艺育德实践经验》认为,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中的宣传鼓动作用,坚持文艺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党的领导相统一,在重视民间文艺的典型化改造中整合多元交互的文艺育德力量,将根据地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开展了文艺育德的有效实践,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也为新时代重视民间文艺的典型化改造、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力、整合民间文艺的育德力量、形成协同文艺育德的合力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