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关于印发《延安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30日 16:41    作者:    来源:    点击:

各院系、各单位:

《延安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学校党委、行政研究通过,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1.延安大学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任务分解表

2.《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

 

                                          中共延安大学委员会 延安大学

                                             2018611

 

 

 

 

 

 

延安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57号)、《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 陕西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的通知(陕高教宣〔20179)、《关于申报推荐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通知》(陕文明办字〔201732号)等文件精神,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学校决定开展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延安大学加快建设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第六次党代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追赶超越实施方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把我校办成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二、创建目标

全国文明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实现中国梦主力军的战略工程,是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铸魂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从青年抓起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三年一个周期的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工作机制,打造校园文化亮点,凝练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师生职业道德,培养师生文明习惯,提升校园文明程度,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校2020年申报全国文明校园打好基础。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延安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负责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省级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工作、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相关工作。同时,各院系、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

延安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长:薛义忠 张金锁

副组长:田伏虎

员:王 苏醒仁

武忠远 范育琳 刘述进

姚正宽 杜红荣 杨亮才

白泽生 刘小淼

王文强 杨建军 台世强

马社举 徐长玉 刘小民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杜红荣兼任。

四、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统筹与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完善师生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开展文明集体创建活动,做到对校内师生的全覆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完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礼仪规程,使礼节礼仪成为强化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法治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用延安精神教育强化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先进文化教育、特色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树立文明形象、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学习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切实增强校、院(系)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创新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四风”问题治理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

(三)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年度及聘期考核、职务评聘晋升、晋级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加强日常教育督导,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严格杜绝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以自身诚信形象示范带动学生。

(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归纳,充分展示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完善文化设施,利用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重要节庆日,开展党史、国史、校史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营造弘扬优秀文化、涵育师生文明素养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做好校园文化品牌的凝练。组织体育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校建校80周年重要批示中指出的“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殷切嘱托,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凝练特色,精心打造一批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师生实际的优秀校园文化成果。

(五)有序推进校园环境建设

统筹协调新老校区校园规划和建设工作,搞好绿化美化,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激发师生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操。注重校园公共场所人文景观建设,运用雕塑、书画、建筑小品等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形象。全力推进新校区搬迁和老校区改造提升工作,完善各类设施,建立标识系统,优化校园总体布局。组织师生参与新校区楼宇、道路、景点和公共区域的规划、建设、命名和管理,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

(六)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管理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巩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切实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日常管理,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平台的建设管理。落实校园网络建设管理机构,提高舆情监控能力,打造“小红专”等网络文化品牌。积极动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使学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育人功能。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打好基础。

时间:20184—201812

根据《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申报推荐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我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实施方案,细化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各责任单位需完善本单位的制度、机构组织,并结合《延安大学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任务分解表》(附件1)和《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附件2)内的材料要求,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20181220日前按时上报各项支撑材料,为创建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对于不能在短时间解决的难点问题要及时上报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主管校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和完成时间。创建活动要结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批示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凝练特色,打造品牌。

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各院系、各单位要组织所属人员深入学习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对创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创建目标和要求,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有序推进,打造特色。

时间:20191—201912

按照全国文明校园标准,对照2018年度工作进度,查缺补漏,狠抓落实,努力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均有较大突破,进一步抓好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建设等,完成全国文明校园指标体系中的各项任务要求,同时建设和形成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和亮点工程。

第三阶段:准备申报,迎接评估。

时间:20201—202012

根据创建工作情况,及时对前段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对照指标自查整改,深化特色品牌的创建,并做好创建验收的一切准备工作。届时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考核标准进行实地检查,直至达到验收标准,同时还将邀请校外相关专家对学校进行预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全校师生要全力以赴,以最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评估检查验收。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常抓不懈。

时间:202012月后

根据评估验收工作,认真总结创建经验,进一步巩固文明校园成果。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活动开展、考核奖惩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着力研究全国文明校园动态化管理机制,确保创建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持久化,着力构建文明创建师生参与、创建成果师生共享的新格局。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创建组织领导。延安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协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专项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

(二)落实创建责任分工。按照责任分工,扎实推进整体创建工作。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各部门负责人、学院书记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人员、完成时间,协调各种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全国文明校园建设长效机制。

(三)加强创建督查督办。根据《延安大学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任务分解表》中的要求,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督察组对各单位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推动不力的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各部门要按照2018年任务要求和测评细则中的活动类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凸显的文化活动,注重活动的品牌打造、实际效果、宣传推广和材料收集。承担问卷调查工作的相关单位,需根据要求,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中的各类问卷调查工作。

(五)注重创建宣传引导。通过全媒体发声、相关活动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提高师生对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及时反映创文工作动态,深入挖掘典型和成功经验,推动难题破解,做到师生了解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相关内容,打造校园浓郁的创建氛围。深入报道文化品牌、创新成果、道德典型、先进个人等创建成果,进一步激发师生创建热情,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规范创建材料整理。各部门要根据测评细则要求,将工作台账、创建计划、活动安排、年度总结以及相关材料按时报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的创建材料,以备验收查阅。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时间节点对上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相关部门,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

七、经费保障

根据学校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分解任务工作量,分别给各院系划拨创建工作经费。2019年和2020年,再根据院系日常创建活动和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经费划拨。

各院系、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任务要求,对需要经费支持的项目提出预算建议,经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等部门统一汇总核算后,提出总体预算方案,报学校研究决定。对需要开展调查问卷的单位,学校也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