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4.3】同一个赛场,不同的坚守——延安大学十四运乒乓球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01日 09:27    作者:    来源:    点击:

记者:兰天峨    核稿:刘小淼


为了确保“简约、安全、精彩”的十四运乒乓球赛事的顺利举办,全校师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全力做好安全保卫、饮食住宿、疫情防控和医疗、交通运输及信息技术、宣传及文化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细致周到、规范统一、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了欢快、热烈、和谐的观赛氛围,带给了观众贴心、舒适、愉悦的观赛体验,展示了热情豪迈、文明友爱的东道主形象,为十四运盛会的举办贡献出了延大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筑牢安全屏障

十四运期间,结合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按照办赛要求,学校出台了《关于做好十四运会期间疫情防控和校园稳定安全工作的通知》,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教职工和学生日常管理、校园环境和公共场所治理、学校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专班成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抓细疫情防控,根据赛事安排和工作需要,抽调校医院工作人员与延安市其他医务工作人员组建疫情防控专业队伍,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保证防控体系24小时运行;对标“平安全运”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平安十四运、智慧新安保”工作主线,协助执委会完成了省、市、场馆三级安保指挥部视频会议、指挥调度、视频安防系统的联调联试,在全校部署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专项行动,科学规范交通秩序,部署安排赛事期间交通疏导,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学校保卫处抽调25名工作人员加入到的安保团队,负责学校校园治安巡察、场馆内的安保和场馆周边的消防工作。乒乓球场馆内每一天需要22个人执勤。正赛期间,安保工作人员每天早晨6点45分便需进入封闭区,对证件查验设备、安检设备等进行巡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一直工作到比赛结束,大部分人员在比赛期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晚上,部分工作人员还要对体育中心广场、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公共设施进行夜间巡逻,确保公共安全。从安保工作建设开始,几乎没有周末、没有暑假,长期处于上班状态。由于人数有限,安保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所有人员都克服了一切的困难,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安保工作任务。

聚焦赛事进程,确保运行顺畅

场地环境处组建了由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能源保障团队,负责场馆内外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提供场馆内外卫生、景观等物业服务,保障空调、水电和通风正常。为了做好相应工作,成立了80余人的水电应急保障组,配备了大功率发电机及UPS不间断电源,全天候确保场馆能源供应的无缝对接。场馆内的空气质量在整个赛事期间,在每天的环保局的监测中全部达标。通过招标让专业的技术公司进驻体育场馆,负责馆内的空气质量治理工作;购买了4台大功率的轴流风机,在非比赛时间对场馆内进行空气循环和净化。

在10天23个单元190场比赛任务中,竞赛组织处按照工作流程,实施方案,日程安排,积极配合中国乒协、组委会,协同各部室完成了竞赛组织工作,并得到裁判组的认可,省组委会评估小组专家也充分肯定了工作方案与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比赛组织严密,有序进行,没有出现一例赛风赛纪和裁判员误判漏判偏判事件发生。信息技术处圆满完成了赛事专网、赛事互联网、计时计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协调运行保障和网络安全、无线电监测工作。每天开赛前两小时,信息处工作人员与保障人员一起对各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比赛期间对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保障人员每半小时在保障群里发送在岗情况和系统运行情况截图。比赛结束后,对于当天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解决。在大家的努力下,赛事期间,各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成功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市场开发处顺利完成了协调票务、广告和特许商品经营等工作。工作期间,从负责人到志愿者都集中精力、甘于奉献,保证每场赛前三小时售票厅、票务纠纷处理到岗,赛前两小时检票人员到岗,检票工作坚持到比赛结束。观众服务处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观赛体验,搭建了轮椅、婴儿车寄存处,为观众寄存大件行李;搭建了失物招领处,每天比赛结束完成清场工作后,将观众丢失物品进行线上线下登记并存放柜子里妥善保管;搭建了观众服务亭,印制了事故报告卡,为观众提供便民服务,处理观众意见反馈及相关投诉;设置了信息咨询处,印制了观赛指南,为观众提供赛事日程咨询和解答疑问。赛事举办期间,工作观众服务处工作人员时刻铭记工作职责,每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服务观众上万余人,为观众寄存行李上百件,雨天护送观众上千余人,为观众多次找回重要证件及贵重物品,及时处理观众投诉并将结果通过电话告知观众,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

聚焦乒乓赛事,服务奉献赛场

赛事期间,乒乓球竞委会志工处262名乒乓球志愿者秉承“使命在肩、志愿有我”的志愿服务理念,保证了11场乒乓球赛事顺利进行,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延安大学学子青春向上、奋发进取、热爱志愿服务的精神风貌,为这次体育盛会的举办贡献出了延大青春力量。

在具体工作中,其中志愿者工作处8人、竞赛组织处55人、体育展示颁奖处礼仪志愿者19人、场地环境处6人、反兴奋剂处10人、观众服务处65人、交通运输处21人、媒体及电视转播协调处23人、市场开发处5人、信息技术处8人、行政接待处13人、医疗保障处20人、综合协调处8人。在前期培训有力的保障下,赛会期间志愿者均能在各处室老师的安排下,有序地开展开赛前各处室的志愿工作。乒乓球赛程长,赛事多,据全运一掌通APP统计,266名志愿者服务总时长为29420.23小时,每天平均服务时长达11.06小时,多个处室室外站立时间超过4小时,在岗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服务期间各志愿者用能吃苦、能奋斗、能坚守精神奋斗在乒乓球赛事的每一个志愿服务岗位上,以最佳的状态、最高的水平、最饱满的热情为赛事提供专业化、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保证了赛事精彩圆满的完成。通过志愿服务,加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以提高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范围、认识领域。本次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延安大学全体在校学生一堂思政课,不仅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们深受教育,更是在全校让更多学子不断追寻成为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大学生。

我校志愿者认真细致工作,受到了乒乓球世界冠军马龙、樊振东、王曼昱、闫安等运动员的感谢和肯定。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乒乓球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等单位发来感谢信,对志愿者的表现高度赞扬;服务期间帮助运动员、观众找回遗失物品8件;观众服务处志愿者田荣清同学在日常志愿服务过程中,受到观众的网络表扬;在学校师生和社会人群中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效应。

聚焦衣食住行 全面保障需要

为了顺利保障1100余名十四运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正常的就餐,学校把汇苑餐厅的一楼设为独立的就餐区,每天6:00至20:00供餐,餐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了切实做到营养均衡、安全放心,学校后勤集团严把食材源头关和流程关。审核确定了定点采购蔬菜、水产养殖、畜禽产品养殖、屠宰及果品种植供货企业,确保食品供应安全。在配菜制作过程中试行全程监管,每天为就餐人员提供8种菜品,4种主食,2种汤,还有各种当季水果。中秋节期间,还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了羊肉、月饼等节日餐,使所有工作人员在紧张疲惫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馨与舒适。十四运期间,后勤集团总计供餐11天,顺利保障了30000余人次的供餐。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策略,切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把好关口、以面保点、点面结合”,确保十四运会延安大学志愿者无感染风险。对全体志愿者实施注射疫苗后再进行上岗服务。通过注册“全运通”微信小程序,督查志愿者严格落实健康监测,按时进行核酸检测。为全体志愿者在测试赛、正赛、培训期间购买保险(30元/人),为志愿者配备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每日对志愿者之家进行消杀,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为赛事筑起安全防护网。为室外值守志愿者配备暖宝宝和热水,并为全体志愿者配备咖啡、面包、馍片、饮用水等物资。安排专车接送杨家岭校区赛会志愿者。

聚焦体育文化和校园文明,宣传学校形象

十四运会是近年来在我校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了做好这项比赛的宣传工作,我校宣传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全面营造“喜迎十四运、当好东道主”的浓厚氛围,展示了我校的新形象。

学校坚持把十四运会作为“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善加利用,统筹第二阶段党史学习教育和十四运会,以理论学习、宣传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服务为抓手,统筹做好了十四运会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探索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规则意识和竞争合作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力组织开展运用文明语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遵守公共秩序以及文明观看比赛等教育,促进师生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推进全民健身的广泛深入开展,涵养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新闻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始终秉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完成媒体及电视转播团队所需的各项服务、协调及保障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校内十四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截止9月26日,在《陕西日报》相继推出《延安大学:让红色体育文化永续传承》《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的里程碑》等新闻报道,探索红色体育育人传统,传承体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全运会开赛前,相继在《延安日报》《我是延安》APP和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推出《延安大学全力保障十四运会乒乓球赛事顺利进行》等报道,为全运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极大地展示了学校的形象。在校园新闻网开设“全运会专栏”,及时发布全运会权威信息,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注赛事,感受全运风采。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十四运赛前筹备、圣火采集、火炬传递、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和兵乒球开赛期间的各项赛事宣传报道。校内各端口累计发布十四运相关信息200余条。其中在党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盛世全运,延大准备好了”阅读量达到了1.7万,延安大学团委视频号推送的十四运志愿服务视频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