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伟平 核稿:党子奇 编发:党委宣传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依托学院特色品牌活动,围绕“1234”工作思路开展了“喜迎建党一百年,研学党史创辉煌”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围绕一个中心: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
充分发挥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的优势,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精心打造《延安文艺运动史》《红色经典导论》《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等思政示范课程,依托“延安精神育人”和“红色文艺育人”两大学院特色建立育人机制,用延安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进一步对延安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阐释。组织师生前往南泥湾、新华社广播电台旧址、毛岸英旧居、四八烈士陵园等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徽的演变与发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意义》《青年模范党员——毛岸英》等现场教学。组织师生党员参加了学习三五九旅大生产精神拓展训练,开展体验式教学。
突出两个引领: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
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大学的重要批示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批示精神,统领学习教育。学院先后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大会,各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大学的批示精神。制定《文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文学院开展“先锋党建促发展、红色真情暖人心,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的方案》。学院党委政治理论读书班制定专门学习计划。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引领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实现三个融合:专业、学科、人才培养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院围绕专业特色通过宣传平台持续推出《跟着毛泽东诗词学党史》、《“朗读者”——我的入党故事》、《“学习之声”——中国新闻史》等栏目特辑,印制下发了《平语近人》《习语润吾心》等教育宣传手册、资料。举办《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经验及其启示》《鲁迅与延安文艺思潮》《万名学子学党史 网上重走长征路——苟坝会议》专题党史讲座。学院以“四个一”工程人才培养为着力点,依托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双带头人”工作室打造《路遥的大学时代》《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等思政课程,实现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真正将从“主动学”变得“乐于学”。
做到四个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全员开展。制定《延安大学文学院家校联系制度》《延安大学文学院教职工联系学生宿舍制度》,依托党员学习坊,每周定期安排教师党员深入宿舍,即时跟进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思想动态等方面的情况,宣传党的光辉历史,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
——全过程开展。《延安大学文学院党员先锋岗量化考核体系》,学生从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通过量化考核,每个环节精心安排党史学习教育,注重学生延安精神的教育培养、贯穿始终;认真做好党员发展相关工作,开展了“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生根发芽。
——全方位开展。利用“学习强国”“小红专”等开展线上党史学习;组织师生赴南泥湾采油厂、宝塔采油厂开展“走基层,进企业”社会实践暨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了解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开展了“百年光辉、齐心颂党”红歌合唱比赛、苟坝会议党史学习报告会、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宣讲比赛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活动,提升同学们对党史学习的热情及党史学习水平。认真组织师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加强对党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
——全覆盖开展。组织师学生参加“千校学生云答题”,分批次组织开展各宿舍、各班、全院线上党史知识竞赛、“重走长征路”主题征文、书法、摄影比赛活动,在线下组织了三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青春使命”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各个班级、各个宿舍“跟着电影学党史”系列活动。积极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办线上思想交流会、主题研讨会等活动。
下一阶段,文学院党委将根据校党委的有关安排,认真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