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广斌 发布日期:2009年5月30日
本网讯今年5月,是我校鲁艺老领导赵毅敏担任鲁艺主要领导整整70周年纪念之月,今年也是赵老诞辰105周年的纪念之年。《名人传记》曾以《中共第一份抗日宣言起草人》为题,介绍了赵毅敏同志的传奇一生。
赵毅敏,原名刘焜,1904年1月生于河南省滑县一个书香世家。幼年的时候,父亲即希望他走出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以报效祖国。1924年11月,在赴法国的漫长旅途中,赵毅敏从新结识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1925年10月,赵毅敏从法国辗转来到苏联,1928年回国参加革命。1930年5月恽代英被捕后,赵毅敏接替了恽代英的工作,并代理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职务。1930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30多名党的干部被捕,赵毅敏临危受命,于5月下旬赴沈阳建立了中共满洲省委党组织,任省委宣传部长,1931年2月兼任奉天市委书记。
赵毅敏在东北地下党工作时的化名叫王一民。20世纪80年代,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风靡全国,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目前正在全国热播。小说和电视剧中描写的与日军巧妙斗争的共产党人王一民,其原型就是赵毅敏。1930年9月18日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日军彻夜的炮火声中,满腔悲愤的赵毅敏奋笔疾书,写出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9月19日晚,满洲省委的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利用种种方式,把《宣言》发放到工厂、学校、店铺和老百姓的院子里,有的更是直接散发给大街上的行人。《九一九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发出的第一份抗日檄文,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中国人民起来抗日的第一篇宣言。
1938年12月,赵毅敏历尽艰难,辗转来到延安。翌年5月,他接受中央的安排,担任鲁迅艺术学院第一副院长,同时兼任研究室主任,很快就扭转了鲁艺不团结的局面。在延安鲁艺建校一周年之际,赵毅敏支持音乐家冼星海排练了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演出时,赵毅敏请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观看,雄伟的大合唱受到毛泽东等的高度评价。《黄河大合唱》创作和演出成功后,赵毅敏介绍冼星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赵毅敏在去东北途中留驻承德,出色地完成了延安总部向东北派出的两万名干部和十一万部队的护送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占据东北争取了时间和机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全国解放前夕,赵毅敏任北平市委第一任宣传部长和《人民日报》北平版社长。新中国成立后,赵毅敏投身于党的外交事业。2002年7月,赵毅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