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蒋维博 稿源:校办 发稿日期:2006年10月13日
10月11日晚,由文学院刚刚成立起的文学戏剧社自导自演的经典话剧《雷雨》在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公开演出。有评论指出,话剧《雷雨》的上演填补了我校话剧表演十多年来的空白。
演出当晚,教务处、学生处、党委宣传部、团委以及文学院全体教师观摩演出,并作重要指导。演出结束后,党委书记刘建德作重要批示,“以话剧《雷雨》演出为契机,让高雅艺术进入我校校园”。
飘在校园的经典之话剧篇——《雷雨》
话剧《雷雨》的上演本身就是飘在校园经典活动的延续,指导老师孔岩说。
据了解,文学院于上学期举行了飘在校园的经典聆听经典作品活动,活动影响深远
极大激发了该院更多同学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由于有飘在校园的经典活动的引导,许多同学便不满足仅仅对经典作品的诵读上,他们想通过舞台艺术更多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示自己的才艺。于是,由文学院05级的十几名同学自发组织起了文学戏剧社在暑假成立了。
他们要给戏剧社一个响亮的开始,既要体现经典,又给人以更直观的观赏价值,能给人以高雅的文化熏陶,最后敲定——排演话剧《雷雨》。
“四凤”的膝盖跪出了鲜血
剧本的学习领会、对经典影视作品模仿创造,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人物角色的揣摩,舞台的整体效果,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第一次。怎样使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舞台上得以充分体现,如何驾驭话剧这门高雅艺术,剧组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
勤能补拙,排练,排练,再排练。在窑洞广场上、在学生餐厅、在教室里,无不留下他们排练的身影和激情饱满的台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当晚的演出效果便可见一斑。细心的观众发现,“四凤”在陡然下跪时,膝盖的衣服渗出了鲜血,这是排练时跪破的,旧创未愈,又要再跪,新创迸裂。
“投入!”——这是当晚观看演出观众的一致评价。
“大学校园是话剧的理想栖身地”
校长助理胡俊生教授在观看演出后说,话剧《雷雨》在我校成功上演,说明大学校园才是话剧的理想栖身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曾鹿平同志也对话剧的上演给予了很高评价,教务处齐广才处长则认为演出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提高我校校园文化品位,亲近高雅艺术,培养综合素质、熏陶人文情怀具有开创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