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杨家岭下沐春风
他是妙手仁心的一代名医,福泽百姓的济世大贤;他是陕北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都受到无数老百姓的爱戴与敬仰,他就是全国著名普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原延安医学院院长马霄教授。
1990年,马霄在榆林讲课
心中有火:群众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1931年,马霄出生在陕北绥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自幼家境贫困,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克服重重困难,辗转绥德、榆林、归绥、北平等地,多次转学、插班,最终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不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军区下属的西北人民医学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开始连续四年的医学理论学习。
1953年,马霄(后排右二)与他的同学们
马霄后来回忆,当时的学习非常紧张,每天的知识要点都必须完全掌握。因为没有寒暑假,一年四季天天学习,生活必需的日用品也只能在星期天,委托大家推选出来的代表外出采购,但是他无怨无悔。对比此前艰辛的求学之路,在军医大学学习时,他每天都是快乐的,满脑子都是学习,再学习。
在学习上他和同学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把解剖学的小骨头装在衣服兜里,随时拿出来看一看,一直练到闭上眼睛用手一摸,马上就能叫出骨骼的名称。
专注、刻苦的学习和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使马霄离开西安在西北军区兰州总医院实习期间就崭露头角。他第一次做膀胱镜检查,就插入输尿管造影三例,还撰写出两篇论文,令外科的各专科主任倍加赞赏。
1954年,马霄(左二)在甘肃农村巡诊
但是命运就是这么的神奇,军区后勤卫生部门的一纸调令,使马霄从大西北的兰州,来到了大西南的重庆,任第七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外科教研室助教、住院医师。
这一年,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外科教授、曾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心脏直视、开颅、颈动脉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的西南医院普外科主任黄志强,开始将学术目光转向当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极高的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与病因研究。
初到西南医院的马霄,以一以贯之的严谨笃学,很快就进入黄志强教授的视线,成为他胆管结石治疗与防治团队的成员之一。
当时,重庆地区的肝胆疾病特征突出,表现为胆道蛔虫多、胆道感染多、肝内胆管结石多。这些情况与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大不相同。
在大量收集临床病例资料,随访复查病人,查阅X光片及病理切片,总结临床资料的基础上,黄志强团队探寻到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真正成因,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开创了应用肝外科技术解决胆道问题的新途径。
这一段受临床驱动展开的胆道结石成因研究,不仅极大的开阔了马霄的学术视野,而且使他在临床上也获益匪浅。为此,第七军医大学先后两次授予他三等功。
1964年,马霄在科研中第二次荣立三等功的喜报
后来被称为“胆道之父”的黄志强可能没有想到,他当年一切从群众健康的需求出发,毅然走出“舒适区”,勇敢挑战肝胆管结石的这一抉择,对马霄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马霄后来回忆说,黄老师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医德,为他当好医生,一心一意钻研科学,奠定了终身基础。
1997年,马霄(左一)与黄志强院士在西安
1975年7月,马霄因军医大学换防,从山城重庆回到阔别二十年的古都西安,负责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一病房的工作。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当时,在陕西全省尤其是秦岭南北两侧的广大地区,许多群众因水土缺碘,患上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
地甲病的危害极为严重。当时流传着这么一段谚语,“一辈瓜,二辈傻,三辈四辈断根芽”。许多群众提到地甲病,欲哭无泪。
就在马霄回到西安的1975年,陕西省普查发现,全省地甲病患者已经达到惊人的九十七万余人,病区涉及全省87个县,1313个公社,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对此高度重视,中共陕西省委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控制和消灭地甲病。
当时,除通过食盐加碘预防和利用药物治疗外,对那些已经形成较大甲状腺肿的,省上从紧张的经费中,每年拨出50万元的专款实行免费手术治疗。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1976年3月,马霄和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二院普外科的同事一起,来到眉县齐镇公社,开展了95例试点手术,其中1例切除体达7.8斤,均预后良好。随即,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在周至、户县逐步展开。
1977年,马霄(右一)在周至县与群众在一起
马霄回忆,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血液供应以及术后发生合并气管软化,患者呼吸道塌陷引起窒息死亡。他与同事们大量检索国内外文献,没有发现解决气管软化塌陷的成型方案。
经过反复探索实践,马霄和周至县医院外科医师何曙生、户县医院外科医师史可诵一起,探索出应用气管悬吊术,解决气管软化塌陷的难题,保证了患者术后呼吸道畅通。
接着,他又将术中出血收集起来,回输给患者本人,有效解决了在农村大规模开展手术的血源供应问题。
陕西省委十分重视这一成果,及时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甲状腺肿外科手术的要求,并指定马霄负责全面技术指导,解决手术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组长章泽(左二)在基层手术室观摩马霄手术
由于病人太多,县级医院容纳不下,甲状腺肿切除手术经常在公社医院进行。为减少合并症发生及手术死亡率,马霄和其他同事先在周至县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接着又普及到全省各病区。
从1976年开始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马霄北上南下,先后奔赴陕西各地数十个手术点,逐片培训手术骨干。每到一地,他都悉心传授相关技术,指导基层医生实际操作。对基层手术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更是有问必应,不厌其烦。
1976年马霄在周至县培训基层医生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马霄与何曙生、史可诵合作的“地方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技术获大会一等奖,技术水平被认为达到国际水平。
一年后,马霄系统梳理总结了几年间的技术实践,编写出版了陕西省第一本有关甲状腺外科学的专著。
从1976年3月到1980年5月,陕西先后动员二千四百多名医务工作者组成一百七十八个医疗队深入病区,共做甲状腺肿手术二万九千二百多例,有效解除了地甲病重症患者的疾苦。
1980年5月,陕西日报在头版刊发陕西基本控制和消灭地甲病的报道和评论
在控制和消灭地甲病总结大会上,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亲自向马霄颁发奖状。
1980年5月,陕西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颁发给马霄的奖状
马霄回忆,马文瑞同志在主席台上详细地询问了他的情况,还和他高兴地互认了陕北老乡。
陕北,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但是当时交通不便、植被薄弱、降雨稀少,群众吃水吃菜困难,为这块英雄的土地埋下了一丝悲情的色彩。
在进行地甲病外科手术培训时,马霄曾两次回到陕北,他发现这里的群众癌症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胃癌高发。
检索有关文献发现,1976年有关部门所做的全国三年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表明,陕西省胃癌高发的前十个县全在陕北。
在繁重的地甲病控制与治疗工作告一段落后,马霄把目光转移到陕北胃癌病的研究与综合防治。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期间,马霄六回陕北,采取抽样筛查的办法,展开陕北胃癌病因的研究。
1981年,马霄在绥德县土地岔乡走访调研
每次回到陕北,陕北老乡被癌症折磨的病容令他揪心,陕北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更是令他痛心。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医疗机构、仪器设备、医务人员缺一不可,而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又是关键,但是陕北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很难留下外来的高精尖人才。
渐渐地,一个念头在马霄心中萌生了,到延安去,为陕北老区培养自己的医务人员。
眼里有光: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陕北需要成千上万个马霄,一定要办好延安医学院
1978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延安大学医学系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医学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延安医学院的筹建迟迟没有实质性的推进。直到1982年9月,学生宿舍楼及学生餐厅才开工,随后教师住宅楼、实验大楼虽陆续开工,但推进迟缓。
1984年5月19日,脱下军装的马霄来到了延安。
5月19日,对于马霄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35年前的1949年的这一天,他在北平穿上军装,开始全新的人生。
马霄回忆,自己出生时,老一辈人都采用阴历纪年,人们只知道他的生日是润年润月,但是具体的月份,谁也说不清楚。参军进入军医大学,是他人生至为关键的一步。考学、入伍填写登记表时,他就将5月19日,作为自己的生日。而现在,他又选择了在这样一个日子,来到延安。
时年53岁的马霄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生之年他要办好两件事情,一是下决心办好延安医学院,为陕北培养一批人才;二是搞点肿瘤研究,为陕北老区人民找出癌症的病因和预防办法。
为了确保延安医学院在来年秋季招生开学,他想方设法推动学院的基建工作。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还有食堂的建设,都需要快马加鞭的推进。经费不足,钢材、水泥、木材短缺,他北上北京,西赴兰州,南下西安,多次向有关部委和军队求助。
马霄与国家计委顾问郭洪涛(左一)
为了让工地上三班倒的工人安心施工,他亲自为生病的工人及家属诊治,还安排专场电影对工人进行慰问。
自从1949年参军以来,马霄从未接触过地方的行政工作。但是为了办好医学院,他拿出解决疑难杂症的劲头,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延安地委的领导请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一场大雨,引发医学院后山滑坡。他多方联系,邀请专家现场勘察,得知建在半山腰的水塔漏水,下渗引发土石分离,他果断要求停用水塔,但是高楼供水的水压又亟待解决。在当时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他四处寻求解决办法,最终找到无塔供水器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马霄转业来到延安的这一年,延安的知识分子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宁往南走一千,不往北走一砖”。在社会上的许多人眼里,马霄自愿脱下军装从西安来到延安,是一个逆流北上的奇人。在他的同事眼里,马院长行事的确并不多见。
1986年,马霄在延安医学院
到延安医学院工作后,马霄一天也没有脱离临床工作,除了在医学院上班,不是在延安地区医院就是在榆林二康医院,诊治一些疑难疾病和做大手术。但是他为了给医学院节省交通费,能坐班车的,绝不让用小车接送。
1984年冬天的一天,天上纷纷扬扬的落起了雪花,他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地从延安地区医院,赶往延安医学院查看基建施工情况,雪薄路滑,骑到延安市第四中学附近,滑倒在地,把脸都擦破了。
去西安出差时,他经常住在延安地区行署西安招待所。当时,招待所南楼的标间是18元一晚,西楼的多人间是8元一晚。为了省钱,他极少住到南楼,而且是与同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挤在西楼的一个小房间里。
招待所的负责人有一次和他开玩笑说,马院长你就住南楼吧,我不收你的钱。他笑着回答,西楼的暖气好,我就住西楼。
为了争取领导机关和一些“老延安”的支持,马霄曾数次进京求援。几乎每次进京,他都自掏腰包给“老延安”们带上几斤小米、红枣和南瓜子,他还细心的让人用透明塑料袋装起来,希望直观地慰藉老同志们的思乡之情。
但是每到一处,他绝不乘坐出租车,而是和随行的同志一起,背大包拎小袋的挤公交车。住的地方,也是能省则省。
曾随马霄多次一起出差的惠起源回忆,有一次,他请惠起源明确告诉对方的秘书,帮他们联系的住处不能超过十元钱。接上头以后,对方派车把他们从前门大街一直拉到南菜园附近的一家部委招待所,一个标间每晚17.5元。
他后来高兴地给人说,那次住的地方可好了,房子又干净又漂亮。
办好医学院,师资梯队是关键。
他对学校青年教师的生活与成长高度重视。教师宿舍楼盖好时,大多数人还住在窑洞,他说楼房首先要向一线的教师倾斜,财务部门有位同志找他要房子,被他一口回绝,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教职工住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凡是愿意来校兼职的教师,延安医学院都提供新建的楼房公寓,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洗热水澡,这在当时的延安,是少有的条件。这些兼职教师的家属如果来校居住,路费也全部可以报销。
1984年,马霄(左二)与受邀前来的延安医学院兼职教授在一起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把他们派到国内一些知名医科大学进修,并且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都要进修一到两次。
在马霄的努力下,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甚至还无偿的承担了一些培训任务,直到延安医学院讲师、教授等教师梯队形成为止。
为了解决师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马霄先后写过几百封信,找过一百多人谈话,广泛寻求支持。
北京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兰州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齐鲁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等院校纷纷慷慨解囊,先后为延安医学院无偿支援了价值上百万元的仪器和8万余册图书,一些图书还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绝版书。
就在马霄来到延安工作的这一年,黄志强教授奉命从第七军医大学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无论在重庆还是在北京,他都密切关注着马霄的工作,为延安医学院取得的每一点成就感到高兴。1986年4月,他在给马霄的一封信中说,你的成绩很大,可喜可贺!恐怕再也没有什么表扬,比这封信更让马霄感到欣慰了。
1986年4月,黄志强给马霄的信
脚下有路:只要有益于群众的健康,这条路会越走越宽阔
马霄常说,我是马院长,但是我首先是马大夫,马教授。他一直把为病人治病,看作是自己最优先级的任务,无论病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
榆林地区有个农民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四处求医,效果不好。听说马大夫回延安了,他立即动身赶往延安,凌晨三点叩响了马霄的家门。马霄看着他渴望的眼神和无助的神情,热情地安慰他不要着急,陪着他来到延安地区医院急诊科。他对值班医生冯义朝说,赶紧给病人检查一下。安顿好后他又匆匆离去。
检查完毕,冯义朝问病人,领你来的那个人是谁?病人很惊讶,他是马院长啊。你们是怎么认识的?第一次见到马霄的冯义朝感到很奇怪。我们原来不认识,我是慕名去找的,马院长就把我给领来了。
这件事给冯义朝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他以后的从医生涯影响很大。
1987年,马霄在延安地区医院给病人做检查
对需要自己亲自诊治的病人,马霄无论身在何处,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一次,他正在西安参加西北地区地方病防治学术会议,突然接到延安的长途电话,地区医院收治了一位甲状腺肿巨大、呼吸困难的病人,急需手术,请他速回延安。
他立即坐车出城,雪雾蒙蒙,四野茫茫,汽车刚跑了十几里路就抛锚了。他让司机返回西安,自己站在公路上拦截了一辆卡车赶回延安。一进医院,他让护士赶紧去做术前准备,自己用冷水洗了把脸,就跑进手术室。
还有一天深夜,他发着高烧正在住所休息,榆林来人说,有一位胆道感染的病人,生命垂危。他立即叫家人给他披上大衣,忍着全身不适挣扎着上了车,一路疾驰直到凌晨五点才赶到榆林。他被两个人搀扶着走进医院大楼,请护士注射了一支安痛定,就走进了手术室,一直持续抢救了四十多个小时,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
在他和延安、榆林两地同事的努力下,一些过去不能作的大手术也能作了,一些疑难病症也不再需要转院了。
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马霄从未松懈对陕北胃癌病因的探求与综合防治研究。一到延安,他就在延安地区医院牵头成立陕北肝胃癌研究课题组,展开肝、胃癌的普查与普治。
每年寒暑假,他和课题组的付春明、惠起源、冯义朝、赵振峰等七位成员都要去下乡。他们有计划的对安塞县真武洞镇、佳县店镇乡、绥德县土地岔乡等三个乡镇的自然人群,开展了持续多年的普查、治疗与综合预防。
当时,正值改革大潮初起,整个社会掀起搞投资抓效益的热浪,但是研究组仿佛逆时代潮流而行,对群众的所有治疗与普查都是免费的,团队成员本人每天的补助也只有几角钱。
炎热的夏天,马霄与大家一起挤在一辆没有空调的小车内,遇到爬坡过沟,小车还经常出现故障。为了节约经费,他们就睡在乡下的土窑洞里,几个人挤在一个土炕上。吃饭就吃乡政府灶上的大锅饭。晚上还要给当地的乡镇卫生员进行技术培训。
陕北肝胃癌研究课题组调研期间居住的窑洞(惠起源供图)
由于没有打印机,当时所有的寻访名单和调查表格都由课题组成员手工抄写,再用复写纸复写或铅字打印。惠起源还亲手绘制出各县级区域调查的路线图。
为了给群众免费做B超和胃镜检查,课题组成员往往身兼数职。由于做胃镜的人多,几年下来光胃镜就换了四条。负责做B超和胃镜的冯义朝经常忙到中午一点,累的连饭也吃不进去,腿都肿了。
普查发现,胃癌高发地区老乡的饮用水都是人畜共用,水井周边环境差,污染严重,他们据此建议老乡改善水源、换吃外地粮食、饮食低盐、少食或禁食酸菜,多食新鲜蔬菜、豆制品,引导群众改善和改变固有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村民前来看病(惠起源供图)
在普查中,他们曾发现多例早期胃癌患者,但是因为早期干预与及时治疗,许多病人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
1991年,已经60岁的马霄离开延安医学院,出任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继续对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的诊断与研究,并且出版了《胃癌基础与临床》《胃癌防治》等专著。
付春明与惠起源、冯义朝等人则接起了他留下的接力棒,继续陕北胃癌病因的探求与综合防治的研究。
付春明退休以后,惠起源和冯义朝又成为课题组新一代领军人物。
从1981年马霄第一次来到绥德县高家岔村开展恶性肿瘤死因普查,到2011年7月,惠起源与冯义朝带领又一代课题组成员来到该村进行回顾性调查,三十年间,课题组一共在陕北进行了13次大规模的普查和防癌宣传教育,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三万余人,胃镜及病理学检查三千余人。
2011年7月的这次回访显示,高家岔村消化道肿瘤死亡人数由30年前的六年死亡19人,减少到当年的六年死亡3人。
三十年坚持不懈的普查与预防结果表明,胃癌癌前病变并非不可逆,随着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陕北胃癌与大肠癌的发病率将会明显改变。
惠起源回忆,在这次回访中,村民把课题组成员请进屋来,非要给他们做碗面条吃。他们说三十年来听了你们的话,我们村得癌症的人少多了,身体硬朗多了,真得感谢你们。
一个课题,三代领军人,持续、系统的进行了三十年,这一现象国内并不多见。
2012年,“陕北胃癌30年防治研究”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人们突然发现,课题组核心成员的身上都有一股子特殊的精气神,他们淡泊名利、追求科学,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忘我,他们待病人如亲人,视群众健康为己任。
看到他们,人们不禁想起了马霄。
2021年6月16日,马霄教授在陕西榆林逝世,享年90岁。
按照马霄教授的遗愿,他的遗体在七天后捐献给了他曾为之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延安大学医学院(原延安医学院),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这里延续。
得知敬爱的马院长又以这种方式回到了母校,他当年的老同事和学生们心潮涌动,心绪难平。他的学生王景鸿连夜写下了一首信天游:
宝塔山上的云彩延河里的水
借着那个风儿问候一声你
马家湾沟里的石头杜甫川的路
无数暖心的话儿咋就说不够
阳洼洼地花花背洼洼的草
我们敬爱的马大夫回来了
马霄(1931年5月19日-2021年6月16日),1931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49年参军,195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曾先后在西北军区第一医院、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1984年转业,参与创建延安医学院并任首任院长。1991年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工作,1993年离休。
在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期间,马霄师从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教授,在肝胆外科临床及研究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到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后,开始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防治与治疗工作,为陕西省基本控制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做出重要贡献。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马霄为第一作者的“地方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荣获全国科技成果一等奖,其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0年后,马霄和他的团队为防治陕北肝、胃及大肠癌发病率高,解决群众就诊难,几十年如一日,有计划地进行普查、治疗与综合预防,为陕北地区胃癌发病率逐年下降,做出重要贡献。1984年,马霄主动申请转业,全力投入延安医学院的筹建,为陕北地区医学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1992年,马霄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等多项社会职务,荣立三等功4次。曾被评为陕西省及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个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健康报》及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其先进事迹。出版有甲状腺、胃癌、胸腹外科等专著20余部,发表相关论文近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