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100名陕西青年科技工作者
获得“陕西青年科技奖”
由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联合发奖
延安大学两位老师得到表彰
其中,延安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王秀康
即是其中的一位
勇于探索 敢于追梦
他将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他让梦想在黄土高原盛开
……
早晨从实验室开始
简单的陈设,寥寥的话语。“相比在办公室,我更习惯在实验室,我带你去我们实验室看看吧。”说起实验室,王老师眼神炯炯,微微一笑,亲切而随和。每天清晨六点,农学博士王秀康踏着黎明的曙光,走进了他在延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实验室。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他几乎天天都是在这个时间就来到实验室,或者在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样品,一直工作到深夜。“每天早晨先到实验室,是我多年以来的习惯,就和吃早饭一样,不来实验室,我总觉得缺点啥。”这位早晨从实验室开始的教授,自2015年进延大以来,和他团队的教师和研究生们不是在实验室测试化验,就是在田间地头采样,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没有黑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师用他这么多年的坚持,发表SCI论文25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术一等奖1项,延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先后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高校青年团队等荣誉称号。
“来延安大学是明智的选择,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2015年5月,王秀康辞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工作,应聘来到延安大学。“我从事的研究方向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南方不缺水,陕北这里正有我用武之地,在这里从事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补充我省旱区农业、我国黄土高原旱区农业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服务革命老区农业研究,为这里的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2014年底,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陕北是我国马铃薯优生区之一。这一切促使他下定决心,放弃了去211高校的机会来到延安。如何将自己的研究和陕北的经济、文化等结合起来,提出适合于陕北地区的研究思路,是王秀康来延大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也因此连续获得了两项国家基金。“来延安大学是明智的选择,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曾这样对同事说。时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王秀康用行动诠释着自己选择的初心。
做陕北农民眼中的“干实事儿的人”
“我在开展田间定位试验之余,每年带着学生历时近半个月,在陕北马铃薯种植各区县,采集土样。每年采土的土样和马铃薯近1吨。”王秀康来到延安后立即投入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作物的水肥高效利用研究中。他带领学生,踏访陕北榆林和延安两市的每一个县,熟悉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为了了解陕北马铃薯的产量、养分和品质,每到一地,他们不光收集马铃薯样品,还要测土取样,陕北各县的样土堆满了他的实验室。在走访调研中,王秀康发现榆林马铃薯的亩产量明显高于延安。通过对1470个样点,近五万个土壤养分及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经过一年的观察与实验,王秀康初步判断榆林与延安马铃薯亩产量的差异与两地土壤的密实度有关,限制延安地区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是土壤养分因子。如果这一判断在未来的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可以通过改善田间水肥管理和品种优选,可以实现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5%,马铃薯农田每亩有5000斤的增产潜力。”
“每到一个地方去采集,陕北农民的纯朴与热情无不打动着我,他们夸我是干实事的人。这无形中提升了我继续为陕北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勇气和动力。”陕北地区由于全年气温偏低,温室大棚生产已经普及。但是大棚生产一般都存在施肥量过高,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王秀康的另一项研究是玉米养肥运移的高效利用。为此,他不光在学校周围种了三块试验田,还动员家在安塞农村的亲戚也种了一块试验田,希望通过提高玉米叶片氮素的转运量,研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可行性。
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他不仅仅指导学生实验,还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科学之谜,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他的研究生几乎全部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两名毕业生赴国内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人,科研实力很强,工作很勤奋,为人特别和善”。他的同事这样说。“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我从小心中向往的地方。我把延安当做自己的家乡,一心扎根搞科研。我热爱这片黄土地,希望自己的梦想在黄土高原开花。”王秀康老师这样说。
在王秀康眼中,这份荣誉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自己的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谈及对未来的期望时,他表示自己将脚踏实地做科研、认认真真教书,希望科研的成果能够惠及大众、惠及这片黄土地,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让梦想在黄土高原盛开绚丽之花,是王秀康老师的期待,也是每一位延大人共同的期待......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延安大学“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以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位延大教师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