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校情总览>延大名人
校情总览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领导关怀 
 延大名人 
 延大校训 
 延大校歌 
 学校标志 
 延大校历 
 
 
延大名人
延大名人


 


  艾青 男(1910-1996), 原名蒋澄海,浙江金华人。1932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 月被捕入狱。以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41年3 月赴延安,任教于鲁艺文学系,主编《诗刊》。1945年10月任华北联大文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等职。1949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文联筹备委员会常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79年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品有《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黑鳗》、《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诗集》等。著有理论集《诗论》、《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等。
 

 


  艾思奇 男(1910.3.2-1966.3.22), 原名李生萱,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教员。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安波 (1915─1965),剧作家、音乐家,原名刘清禄,山东牟平人。1937年,在济南师范毕业。1937年10月到延安,11月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2月,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歌曲创作及民族音乐研究,后任教务科长、研究员等职。1943年2月,鲁迅艺术文学院演出了由安波作曲,王大化、李波、路由等作词的著名新歌剧《兄妹开荒》,后来流传到其它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影响深远。建国后,历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党委副书记及音乐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及省委文化部长。1964年,安波调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5年,安波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布赫 男,蒙古族,1926年3 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9 3 9 年7 月参加工作,延安大学民族学院毕业,大学文化。1 9 3 9 年至4 6 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民族学院学习。历任内蒙古文工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团长。1 9 5 4 年至197 4 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兼自治区文联主任,自治区党委代常委,自治区文委党委代书记、主任。1974 年起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78 年起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常委,国家民委副主任,呼和浩特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81 年至1983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1983年至1993 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主席。1993年至起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蔡畅 女(1900~1990),原名咸熙,湘乡县永丰镇人。1919年10月,与向警予等一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 1923年,加入共产党。1925年8月,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委副书记。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翌年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央陕甘省委委员、统战部长、组织部长。1937年9月,组建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1948年,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常委,任女工部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蔡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她是中共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主席。
 

  蔡诚 原名伍毅鸿,广东省普宁县人。历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中共深圳口岸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部长。 蔡诚是老一辈革命家伍治之和蔡楚吟的后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与父母一直未能生活在一起。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延安大学自然科学学院。1949年,蔡诚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办公室研究科副科长。1950年任广州市公安局副科长。1952年调广东省公安厅,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等。1965年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曾兼任中共深圳口岸党委书记。1978年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85年调任司法部副部长,1988年任中国司法部部长。        


  蔡若虹 原名蔡雍, 笔名雷萌、张再学。 1910年1月生于江西九江人,汉族,共产党员。192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年参加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1939年开始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后兼系主任,一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后离开延安。1954年开始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历时整整40年。此间,主要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所作部分论文收入《蔡若虹美术论集》。 著作有《蔡若虹文集》、《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诗集《灵犀小唱》,回忆录《上海亭子间时代风习》及《赤脚天堂》。

  陈伯达 男(1904—1989),福建惠安人。早年曾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同年去延安,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等职。曾任陕北公学教员。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是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积极参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活动,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通过决议:永远开除陈伯达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受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的公开审判,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88年10月刑满释放。1989年9月20日病逝。

 陈昌浩,(1906-1967),红军高级指挥员。1906年1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陈昌浩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1937年6月赴延安。曾兼任陕北公学教员。回到延安后不久,他因患有严重的胃溃疡,被批准到苏联治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多年漂泊异国的生涯。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初,经过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批准,1952年陈昌浩携苏联妻子格兰娜和幼子陈祖莫回到了祖国。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代表党中央,亲自来到北京站迎接他。回国后,陈昌浩被任命为马列学院副教育长,后又调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1967年7月30晚,受文革迫害,陈昌浩自杀。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湖北襄阳人。1932年参加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反帝文化总同盟,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在鲁艺文学系任教。解放后,他长期在文化、电影、文学等部门和学术团体担任领导工作,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陈荒煤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先后创作出版了20多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和电影评论等著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直到他去世之前,他还担任着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主编、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等职务,并于1996年 5月在重病期间创立并首次颁发了“夏衍电影荣誉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杨家岭校区:中国·陕西·延安市圣地路580号
新城校区:中国·陕西·延安市新区公学北路1号
邮编:716000  E-Mail:ydxb@yau.edu.cn
电话:86-0911-2650002   86-0911-2650666
传真:86-0911-2650004  陕ICP备05011013号-1

微博平台
微博平台
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