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进 核稿:王文强 编发:党委宣传部
本网讯 近期,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生处(学科办)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中省市发布的有关文件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全处工作人员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狠抓预案落实,就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和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为本学期工作任务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明确职责,成立防控工作专班。在主管校领导的指导下,第一时间成立了以王文强处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研究生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根据中省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详细制定分节点、有节奏的应对工作预案。一方面,利用学籍管理系统对湖北籍研究生逐个细致排查,将全面准确的信息及时报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各院系详细掌握湖北籍研究生的动态。另一方面,快速发布了招生、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预案文件,安定学生心态,确保全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开展。
——关注考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及时应对社会关切,研究生处利用公众号、校园网等,于2月3日发布“延安大学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公告”,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研招工作部署,缓解考生焦虑。2月13日发布了“关于查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的通知”,及时告知考生初试成绩查询时间、成绩复核、咨询方式等事项,避免人为慌乱。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成绩复查和咨询方式改为电子邮件模式,全天候受理,延长咨询时间,减少人员接触,保护师生身体健康。随后,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将及时发布2020年研招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调剂方案、复试方案等,并指导各院系提前做好网上复试的工作预案。
——搭建桥梁,提供精准服务。防疫工作恰逢假期,对于研究生培养工作而言,重点是抓好院系研究生管理,浓厚导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引导每名导师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为学生的思想稳定和学业积累做好保障。为此,研究生处根据省学位办的通知和疫情进展情况,于2月3日发布“延安大学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管理近期相关工作安排”,部署为全校研究生导师提供全程服务。导师应通过各种通讯方式继续做好研究生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等相关指导工作。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和各学科的实际,安排提出,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等工作可适当推迟、灵活实施,各院系可通过网络视频、微信会议等形式开展。研究生导师选聘拟采取网络方式举行。
——多措并举,部署教学活动。针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工作预案明确提出,学校会同各院系,将组织任课教师和研究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和指导,待疫情结束恢复正常教学活动。各院系应及时制定工作预案,认真组织各专业课任课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微信、学习类APP等多渠道和形式组织教学、科研任务下达活动,采取“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方式,坚决贯彻执行“停课不停学”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校研究生教学的影响。同时,研究生处也将指导各院系,进一步加强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
——注重导向,把好毕业生出口关。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全处加强研讨,重视今年预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毕业前工作的应对预案。引导各院系既要提升毕业生质量,又要强化就业关怀和政策引导。早督促、早检查,务必加强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位论文写作管理工作,按照学校安排的进度采取网上送审评阅论文等方式。视疫情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实际,可采用视频方式组织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确保随机应变、内涵不减。同时,院系领导和导师要针对毕业生考博、就业政策信息的调整,做好一对一帮扶指导,促进研究生积极深造或顺利就业。
----节奏不变,落实学科重点任务。今年是全校申博和学科建设的大考之年。学科建设办公室坚持疫情防控和学科建设任务两手抓、两促进。在疫情期间,及时向省学位办多次电话汇报和工作请示,开展与省内外兄弟高校电话、工作群调研交流,及时收集信息。同时,开展线上办公,“重点工作不停顿”,通过微信、广讯通等工具,与学校拟申报学位点院系、学科带头人沟通协调,为博硕士学位点申报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就申报材料论证、评估要素指标解读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确保2020年学位点申报和学科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各院系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也齐心协力,利用宅家防护的契机,引导学科骨干线上办公,加班加点撰写材料、交流信息、明确思路,形成了浓厚氛围,为后期材料申报做好了准备。
——全员动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生处也做好了部门防控本职工作。办公室坚持每日报送疫情防控基础信息和疫情通报简报相关内容,建立完善各类疫情防控档案;及时上传下达、公布公告,扎实开展督查检查、值班值守、舆论引导等工作;全体人员严格贯彻落实学校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居家防疫,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本职工作、积极参与门禁防控,把好节点和关卡,确保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