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张金锁校长在2015届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分享

发布时间:2015-07-02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校领导和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为2015届本科生、研究生授予了学位,这标志着同学们已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了。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体教职员工向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帮助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老师、朋友、家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也对受到表彰的同学和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想几年前,青春、阳光的你们怀揣着对真理之探求、科学之求索、价值之实现的憧憬与理想,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到圣地延安,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在延安大学这所科学的殿堂里不懈地追求真知、砥砺品行、强健体魄,全面发展。大家不会忘记,文汇山下,同学们勤于读书、精于思考、敏于践行,成为立志成才的骄子;延河岸边,同学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执着地守护着“延大人”的精神家园;校园内外,同学们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奏响了阳光、自信、责任、担当的青春旋律。  

同学们,几年来,你们追求新知、勇于实践,在学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你们当中,有的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公务员,有的光荣参军入伍,有的支援西部和边疆建设,有的到基层支教助学,有的准备自主创业。我想,不论选择哪行哪业,同学们都会在平凡的世界里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实现自身的价值,成就自己的梦想。母校永远支持你们的正确选择,也为你们的努力、付出和奉献而自豪。  

同学们,我调任学校5个多月。这5个多月来,我尽最大努力去跟同学们接触,抽时间参加同学组织的活动,但因种种原因,同学们的许多活动我未能参加,在此表示歉意,并请同学们谅解。最近,有几件事情对我感触很深。一是在校园歌手大赛上,学生看到我来参加特别激动,掌声四起,舞台两边的互动墙也不断刷屏,有的同学说能见到校长太高兴了,有的同学要求校长也唱一首歌……同学们很调皮,跟孩子一样。我也参加了鲁艺学院舞蹈专业毕业班的汇报演出,同学们为了邀请我参加,每人写了一封短信,从信中我完全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校长的那种热情和期待。二是经管学院一名大三同学撰写的《这是我们的延安大学,永远的延安大学》,深情地诉说了对学校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情感,在微信上广为传播。截止目前,点击量已逾3万余人次。三是进入毕业季以来,我时常看见同学们身着学位服,在校园各处合影留念。每每此时,我特别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合影,一块摆“pose,一同喊“茄子”,共同留住这一美好时刻;我也看到同学们积极参加“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等一系列的毕业活动,努力上好“最后一堂课”,交出“最后一份答卷”,同学们对母校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我想,正是历届同学们这些点点滴滴的举动,这种始终饱含深情,热爱母校的拳拳学子情怀,才汇聚成为无形的力量,培育和传承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塑造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延大品格,谱写了“像孙少安一样奋斗,像田润叶一样去爱”的延大乐章,成为延安大学薪火相继、永葆生机、持续发展的动力。  

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地走出了探求真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再过几天你们就要离开校园,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作为校长和师长,我想谈一些希望,也算是寄语,供同学们参考。  

一、希望同学们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力  

同学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当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新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区域看,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扶贫脱贫已成为陕甘宁晋蒙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同学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同时也肩负起了认识、把握、引领这一新常态的历史使命。特别作为延安大学的毕业生,我希望大家要勇于“下得去”,敢于“留得住”,努力“用得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豪气,要像延大校歌所唱的那样:“延大的英雄儿女,要冲破一切阻拦,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人类美好理想,贡献出全部的热和光”,主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力者,成为“中国梦”、“陕西梦”、“老区梦”的实践者。  

二、希望同学们自觉弘扬延安精神  

同学们,延安精神是延安大学的立校之本、办学之魂。延安精神理应成为同学们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从延大走出去的同学们,要有延大的“精气神”,要有“顶天立地,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襟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干劲。同学们要像一颗种子,到了一个地方,不论山高、水远,不论顺境、逆境,都要牢记你们是“延大人”,要率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成为延安精神的弘扬者。时时发声、处处传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践行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成为你们一生的精神守护、价值印记。  

三、希望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奉献社会  

同学们,感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作为延安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或县城。大家的成长成才需要付出更多的一份努力,同时也更多地汇聚了学校、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一份关爱和帮助。同学们也因此多了一份磨炼,多了一份厚重,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了解到,我校体育学院2008级研究生孙志强同学、医学院2010级本科生王文鹏同学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马树芝同学带母求学,用爱守护病残的母亲;化工学院2012级本科生李霞同学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感恩,这就是奉献,大道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奉献之心,常思律己之道、修身之道、敬业之道,一生求真、求善、求美,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同学们,在我的眼里,你们就像我的儿女,可亲、可爱,你们也是我的朋友,有情、有义。我在内心深处期盼同学们在人生新的征程上,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不骄不躁,知道满足,懂得感恩,乐于奉献。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们为傲,希望你们常回来看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讲话时间:2015630日上午)  

 

上一条:【今日快讯】《中国教育报》发表我校外宣文章《让“红色经典”在高校落地生根——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下一条:【今日快讯】王亚杰吴耀等校领导七一走访慰问部分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