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我校袁广斌张雪梅纪念抗战胜利文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抗战期间延安的高等教育》

分享

发布时间:2015-07-21

 

记者:曹兴美


 

 

本网讯 7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第六版发表了我校党委宣传部袁广斌和科研处张雪梅合写的文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抗战期间延安的高等教育》,全文共2500余字,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文章共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两大部分。文章指出:“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和各类建设人才,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指示‘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在延安,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扩大和新办高等学校10余所。”在这些学校中,延安大学的前身院校陕北公学于19377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其教学原则有三:甲、理论与实际联系;乙、少而精;丙、教学一致,也可以说是教员与学生的一致。  

文章列举了延安大学当时的教育方针:一是“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二是“培养学员的革命立场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四是“以有组织的劳动,培养学员的建设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五是“在教学上实行以自学为基础的集体互助,教员与学员互相学习,并使教员、学员中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互相交流,同时发扬教学上的民主,提倡质疑问难,热烈辩论的作风,以培养独立思想与批判的能力”。  

文章最后强调,延安大学是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培养抗日干部和革命干部、进行抗日教育和革命教育的著名院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各高等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我们从延安大学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经验中不难看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积累的经验不仅富有规律性,而且行之有效。

 

 

 

上一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校赵红撰写的《卡尔逊:为红区仗义执言》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发 下一条:北京交通大学来我校考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