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袁广斌
一条路——德育为先的育人道路,我们走了几十年;
一种思想——用延安精神育人的指导思想,我们坚持了几十年。
今天,在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高兴地看到,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不懈地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取得了非同一般的育人效果。仅从1992年至今,我校就先后有11名在校学生,从烈火中、冰水里和高压电杆下,抢救了9个孩子和1名妇女;更有一批学生或拾金不昧,或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或一边上大学一边侍奉母亲,或长期以社团组织形式奉献爱心。这些同学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赞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型,同时也为我校增添了光彩。这些同学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修身为本、忠公为国、道义至上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可贵品质,体现了我校学生立身为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以致用的担当精神。这一切,是他们从小以来长期接受良好教育、注重品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是他们善良、美好心灵的自然表露,也是我校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鼓敲锣响的正月,马宏兵和他的伙伴们从浓烟烈火中救出三个孩子和大量财物。当房主流着泪水寻找“恩人”时,他们早已悄然离去。
这是1992年正月。和许许多多的中国大学生一样,延安大学物理系九一级学生马宏兵正在家乡延长县度寒假。
2月16日上午,马宏兵与3位好友上街办事。元宵节临近,县城沉浸于锣鼓喧天的欢乐气氛中,看秧歌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进算不上宽敞的街道。
火灾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当马宏兵他们快走到县体育场跟前时,猛然听见有人喊道:“着火了!着火了!”他们循声向附近的一排民房望去,只见浓烟正从其中一间的窗户里滚滚涌出,房内传出小孩的哭叫声,围观的人们只是议论,并无一人上前抢救。见此情景,马宏兵大步跑到房子跟前,几脚踹开屋门,率先冲入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屋子。
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被救出来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和一个7岁的小女孩也被救出来了。马宏兵和伙伴们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一次次冲入浓烟烈火之中,抬出衣柜和缝纫机,抱出电视机等财物。这时候火势更盛,连成一排的20多间民房处于危险之中,已经负伤的马宏兵完全忘记了个人的安危,他和同伴们挥舞着上衣和扫帚,再次扑向火魔。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扑救 ,大火终于被征服了。当房主流着感激的泪水寻找救人救物的恩人时,马宏兵他们早已悄然离去。
隆冬的傍晚,正在散步的任均忽然听到了河边传来的呼救声,他飞身赶往出事地点,将冰窟窿中的王玙婷拉了出来。
1994年12月17日是个星期六,利用下午的半天假,延安卷烟厂子弟小学五年级学生王玙婷与3个小朋友结伴去城里买书。书买好后,由于想玩一玩,她们坐公交车到王家坪站就下了车。她们沿着已经结冰的延河,一边嬉笑斗耍,一边往回走。几十分钟后,当她们来到西川河与延河的交汇处时,由于河水紧贴着堤根流动,她们无路可走,便爬上了河堤。没走几步,王玙婷一不小心,刚买的书脱手掉下河堤,掉在尚未冻严的水面上,随水向下游漂去,在一截八九米长的改向坝前被冰卡住了。
王玙婷跑到堤下,走上改向坝。她急于捞书,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正面临什么样的危险。她刚踩上结在坝面斜坡的冰茬,就听见脚下咔嚓一声,冰冷的河水倏忽间就淹到了她的脖根。
3个小女伴先是吓得不知所措,稍后便高声呼喊:“有人掉到水里了!快救人,快救人!”
暮色四合,天气阴冷,正在河堤上散步的延安大学管理系九二级成人班学生任均听到呼救声后,没有丝毫犹豫便飞身跑到河堤尽头,跳塄下坎,绕到王玙婷跟前,将这个已经冻得不会说话的11岁女孩拉出水面,抱起她向公路跑去,在一名餐馆老板的帮助下,将女孩送回了家。
郝烽和朱云汉趟过冰冷的河水,将躺在高压电杆下的史国勇送上去医院的摩托车。几天以后,当史国勇的母亲费尽周折找到他们时,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姨姨,弟弟的身体咋样了?”
1995年4月17日早晨,家住兰家坪延安无线电修配厂的杨家岭中学初二学生史国勇早早起来,与同院的好友吴鹏去附近变电所外的田野里读课文。两天前刚刚下了一场春雨,野外的空气很清爽,史国勇靠着一根高压电杆坐下来捧起课本,津津有味地念了起来。他不曾想到,危险就在身边。
6点20分左右,史国勇无意间向后伸了一下手,碰上了一条沿电杆垂下来的电线。
强烈的电流毫不留情地击遍了他的全身,毛衣和线衣即刻被烧开了窟窿。
“救命啊——”旁边的吴鹏见状吓得惊呼。
喊声惊动了正在河对面杨家湾苗圃前锻炼身体的延安大学外语系九三级学生郝烽和朱云汉。循着声音,他们看到了对岸两个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他们连鞋子和裤子也没顾上脱,就从早晨冰冷的河水里趔趔趄趄地跑了过去。他们跃上地塄,冲到出事地点,看到吴鹏正在吃力地将昏迷中的史国勇往起拉。赶快救人!他们一边架起软塌塌的史国勇朝无线电修配厂走,一边让吴鹏快去告诉史国勇的家长。
听说孩子触了电,史国勇的母亲冯爱萍一下子觉得周身一片颤栗,她跌跌撞撞地跑下楼,扑到孩子跟前。这时候,院子里的其他人也都赶来抢救。大汗淋漓的郝烽和朱云汉急切地说:“姨姨,赶快,赶快送医院!”
史国勇被抬上了三轮摩托。摩托发动后,冯爱萍才记起自己忘了问已经离开的两位救命恩人的姓名。朱云汉和郝烽在摩托走远之后,悄悄离开了无线电修配厂的院子。他们错过了在操场里点名的时间,但他们没向任何人解释原因,也没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可冯爱萍并不甘心,几经周折,她终于打问到两位年轻人是延大学生。于是,4月21日一大早,她带着吴鹏来到延大三大门外,截住了那两个熟悉且面带微笑的年轻人。未等她开口,郝烽就问道:“姨姨,弟弟的身体咋样了?”
一霎间,冯爱萍真切地感到了人间的温暖,泪水忽地涌了出来。她拉住两位同学的手问是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朱云汉只好说:“我们告诉你,你可不要向学校和系上讲。我们是外语系的。”吴鹏赶忙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记下“外语系”3个字。
4月24日,史国勇的父亲史世发和母亲冯爱萍来到外语系,向系领导叙述了前面发生的一切。他们还贴出感谢信,衷心感谢郝烽和朱云汉,感谢延安大学培养出了这样的好学生。
面对雨后浑浊的库水,实习生曹雪琪没有表露出丝毫胆怯,她两次扑入深不见底的水中,救出了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母女俩。
体育系九四级学生曹雪琪是在靖边中学实习的。1996年5月23日清晨,夜雨初歇,曹雪琪身穿红色运动衣,带着学生高冰到芦河岸边散步。这是一段深洼地带,眼前的芦河形同水库。她们走着、唱着、说着,完全是在不经意间,她们发现泛黑的水面上,一颗头颅时隐时现,岸边站着一个小女孩。
“妈妈,妈妈——”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进曹雪琪和高冰耳中。
曹雪琪飞快地奔向出事地点。可没等她赶到跟前,小女孩也滑进了水里。
水边与河岸之间的陡坡湿润而光滑,深浅难测的河水令人不寒而栗。赶到河边,曹雪琪往下一蹲,直接从七八米长的坡面溜向水里。
尽管时序已进入初夏,但雨后的河水依然冰冷。曹雪琪打着寒战,咬紧牙关,一次次吃力地从水底的污泥中拔出脚,走向那个已渐渐看不见头的女人。当她终于走到落水者跟前时,混合着工业污物的河水已淹到了她的脖根,她觉得呼吸十分困难。她伸出手,朝着面前冒出气泡的地方摸去,一次,两次,终于触到了那团软绵绵的东西。她奋力地将女人提出水面,拖着女人向岸边挪去。到水边后,由于有高冰鼎力相助,落水者被拖到岸上。这个名叫高秉花的获救女人两眼上翻,全身抽搐,曹雪琪赶紧运用反身急救法,迫使其吐出了大量的污水。
水面上忽然传来了小女孩的哭喊声,曹雪琪这才记起水中还有一个人。她回头一看,小女孩高霞已漂离河岸10余米。
“你不要乱动,阿姨过来救你!”曹雪琪挣脱央告她不敢再下水的高冰,毅然走向小女孩。
由于体力消耗过大,第二次下水的曹雪琪感到自己的腿脚已不起多少作用,好像整个人漂浮在水上一样,失去了重心。她不会游泳,只能用游泳的姿势往高霞跟前划。好在这时候有个青年跳下了水,几下子就游到高霞身边,和曹雪琪一起将高霞救上岸。之后,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曹雪琪和高冰、张永宏又将两位落水者送回了家。
刺骨的冰水中,崔宝彦和白军阳很快就将落水的男孩救上了岸,同时下水救人的高鹏和薛海军却陷入了更为可怕的险境之中。
1997年11月6日下午,老师集体批改期中考试试卷,学校放假半天,延安希望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李宗亮便与两个伙伴去河边玩耍。他们在延安师范学校面前的河段悠闲地踩着石头过了河,然后沿着河道走出一里路远,走上一条船篷形的挡水坝坝面。正当他们感觉到很好玩的时候,李宗亮突然脚下一滑,从已经结了薄冰的坝面上溜进了水里,另外两个小孩大概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是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想一走了之,反正他们既没吓呆也没呼喊,只是悄无声息地离开水坝,若无其事地沿着来路往回走去。
这时大约是16点钟光景,延安大学物理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九六级学生高鹏、崔宝彦、白军阳、薛海军等七八个同学在坝前的沙滩上做完教学测量实验,收拾好器材,正准备离开河道。恰在这时,高鹏忽然发现坝下的冰水中有个西瓜似的孩子头在上下浮动,他大喊一声“赶快救人”,就边脱上衣边向坝体跑去。他与紧跟而来的崔宝彦和薛海军从坝东头绕到坝中间。同时跳入水中。崔宝彦一把提起孩子,将其托往坝顶,不料船蓬般的坝面太滑,没有托上去,他便夹住孩子,转身往沙滩方向游。在近岸,崔宝彦抓住了同学白军阳伸过来的测量标杆,但因两天前下了雪,河边也滑,结果连白军阳也拉进了水里。还好,岸边的水不太深,他们没用多久就抱着孩子上了岸。
谁也没有想到,参加救人的高鹏和薛海军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由于薛海军不会游泳,一下水就沉入了水中。他在下沉的一刹那本能地抓住了高鹏。才使自己没有沉入三四米深的水底。在崔宝彦和白军阳往出救李宗亮的几分钟里,薛海军两次没入水中,一口口河水被吸入胸内,人已进入昏迷状态。高鹏也呛了好几口水,但他还算清醒,他在多次沉向水底的同时,仍然能知道用肘弯夹住薛海军的脖子,并一次一次、一点一点地奋力往岸边游。有许多跑过来的人在河滩上观望,却无人下水。岸上的崔宝彦、白军阳等人不断地将标杆伸向高鹏,但高鹏怎么也够不着。幸好最后一次,他抓住了标杆,拖着薛海军走向水滨,一上岸,高鹏也昏倒在地上。
脸色苍白的高鹏吐了,吐出一口口糊状物;浑身青紫的薛海军也吐了,呕吐物中带着血。一直在岸边协助抢救的
刘竹琴
老师以及马江、崔保龙、阎竹林等同学,赶忙和白军阳一起将高、薛二人送往学校医院。获救的8岁男孩李宗亮已能自己走路,正在岸边烤火。有位淘沙的农民认识李宗亮的家长,崔家彦便喔咐他尽快将孩子送回家。
高鹏和薛海军在医院里打了4天吊针。经检查,他们的肺部均因呛水而发了炎。
后来,李宗亮的家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亏了那几位可敬的大学生,他们的命根子才安然无恙。
农历正月底正是冰雪融水最刺骨的时节,在艰难的泅游中,巩学斌被水底的石头绊了一跤,小腿和膝盖硌得生疼,带着泥沙的水呛进了喉咙和鼻孔,本来还没完全浸湿的上半身衣服一下子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体上,他立即冷得上牙与下牙咬在一起。但此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快救孩子!
2000
年2月27日
是我校新学期报名的日子。中午时分,文史系九七级学生巩学斌带着一本自学考试复习资料来到延河畔,开始悉心捧读。这是一个春光明丽的日子,河水翻卷着浑黄的浪花滔滔南流,水滨犬牙般的冰碴正悄悄消融。沿着延河右岸,巩学斌面朝北方时走时停,思维久久地沉浸于书上的一个问题之中。大约在13点一刻的时候,他来到了学校三大门前面的河滩上。
“叔叔,有人掉进水里了!”急切的呼救声突然从对岸传了过来。
巩学斌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小男孩一边冲着他喊叫,一边用手指向河里,距离他们10多米远的河中心,一颗黑黑的头正时隐时现,两只小手在头两侧无助地抓划。
那一刻,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巩学斌什么也没顾上想,甚至连鞋裤也没顾上脱,就冲进了齐腰深的浊流。农历正月底正是冰雪融水最刺骨的时节,在艰难的泅游中,他被水底的石头绊了一跤,小腿和膝盖硌得生疼,带着泥沙的水呛进了喉咙和鼻孔,本来还没完全浸湿的上半身衣服一下子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体上,他立即冷得上牙与下牙咬在一起。此时,巩学斌只有一个念头:快救孩子!他抹了一把头上和脸上的泥水,一步步向时沉时浮的小孩涉挪。
终于,他抓住了小孩的胳膊。
从水里出来后,巩学斌先拍了拍小孩的后背,迫使其吐出了喝进去的水。然后,他抱起已经昏迷的小孩,在岸上两个小男孩的带领下,飞快地跑向落水小孩的家。他们先跑到卷烟厂家属区,发现走错了路,才又折到延安机电安装公司院内。
获救的6岁男孩名叫雷磊,在延安卷烟厂子弟小学学前班上学。这天也是卷烟厂子校开学的日子,雷磊报完名回到家,又与小伙伴杨杰和白川去河边玩耍。他觉得水滨的冰碴很好玩,便兴致勃勃地踩了上去,咔嚓一声,冰碴断裂,险情骤然出现……
雷磊的母亲雷鹏慧是机电安装公司工人。看着眼前这个脸色惨白的小伙子和同样面无人色的儿子,雷鹏慧甚至想不起来应该让他们先换衣服,还是在邻居的帮助下,她才打开电热褥子的开关,让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小伙子和雷磊上床捂一捂。她借来邻家几件衣服让小伙子换上。小伙子临走时被她追问得没有办法,才说自己是延安大学学生,但坚决不说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送走小伙子后,雷鹏慧着手洗小伙子换下来的湿衣服,她在衣袋里发现了小伙子的身份证,才知道他叫巩学斌。第二天,雷鹏慧带着身份证和洗干净的衣服来到延安大学。这一天,恰好是巩学斌的22岁生日。
危急时刻,王文鹏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跃入水中,快速游到许波身边。尚有一丝意识的许波看到有人救他,便本能地死死抓住了王文鹏……
2013
年8月10
日中午,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初中学生许波和伙伴们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池塘里游泳时,不知不觉进入了深水区。慌了神的许波一边在水里扑腾,一边不停地呼救,呼救中水灌进了嘴里,神志渐渐模糊,开始慢慢下沉。伙伴们被这一情形吓傻了,只是不停地呼喊“救命”。正在危急时刻,恰好与一位中学同学路过池塘的延安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2010级学生王文鹏看到了这一幕,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跃入水中,快速游到许波身边。尚有一丝意识的许波看到有人救他,便本能地死死抓住了王文鹏。一开始,王文鹏拽到了许波的手,但怎么也拽不动他。最后,王文鹏搂住了许波的脖子,一点一点往池边游去。在离池边接近
一米
远的时候,王文鹏耗尽了体力,怎么也游不上去。就在这时,在池边接应的同学抓住了王文鹏的手,把两个人都拉了上去。脸色苍白的王文鹏休息了半个多小时,体力才得以恢复。这时候,获救少年许波也从惊恐中平静下来。王文鹏对许波说:“快点回家吧,不要再去水里游玩,也不要和大人说这件事,要不然大人会打你的。”安顿完毕,王文鹏悄然离去。
然而许波并没有完全听从王文鹏的嘱咐。回到家里后,他将自己遇险与获救的过程如实告诉了父母。全家人四处打听,寻找救命恩人,但由于当时王文鹏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所以很长时间没能找到。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文鹏的同学去徐州考试,在路上与司机聊天时,司机提到了那次救人的事,并说被救少年的家人正四处托人打听谁是救命恩人。王文鹏的同学告诉司机,这件事情是自己的同学王文鹏做的。就这样,按照这条线索,许波一家打听到了王文鹏的家庭地址,并带着东西赶到王文鹏家里表示感谢。而当时,王文鹏已结束暑假回到学校,他的父母表示决不收取许波家里人带来的东西。为了表示感谢,许波父母将王文鹏的事迹电话告知了我校,许波也在感谢信中饱含深情地写到:“其实言语已经难以把我心中的感激之情表达殆尽,经历这种危险,令我惊慌失措,而我又是如此幸运,是恩人王文鹏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此,再一次对王文鹏和延安大学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和无尽的感激。”
一个又一个遇险者获救了,这是道义与人性编织的美丽花环。当笔者重新回顾这一切的时候,内心的感动无与伦比。
这样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这样的情景许多人都历历在目: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拳,许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可是,当危险骤然来临、人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可以由自己决定按下哪个按钮的时候,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许多人并没有选择“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而是做了叶公一样的“两面人”,选择了“弃而还走”。
然而,在延安大学,学生和老师们的选择是没有悬念的。在以上系列救人事件之外,我们还高兴地看到了这样一些珍珠般的助人情景:政法学院学生黑鹏杰和化工学院学生王新锋拾金不昧,文学院学生马树芝一边上大学一边侍奉患病的母亲,化工学院学生李霞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体育学院教师车延龙深夜主动救助遭遇交通事故的司机,学生爱心社长期开展救助、帮扶和公益活动……尤其是今年9月,石油学院青年教师王丽影的孩子被查出得了白血病,王丽影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无奈之下在微信圈里发出求助信,我校有关部门、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短短4天就捐助治疗费近90万元。王丽影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她在致社会各界的感谢信中坚定地表示:“感谢我的单位延安大学,我的后半生一定要奉献给延安大学。”
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在惯常的生活中奉献比常人多一些的爱心,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而以上珠链般的救人助人轨迹,却像一行行韵脚铿锵的赞美诗,印证并记录了延安大学的立德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