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延安大学举行

分享

发布时间:2016-10-14

记者:兰天峨    摄影:杨醒思    徐 翔     核稿:付  峰


本网讯 1013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陕西省语委、省教育厅承办,延安大学和延安市教育局协办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现场推进会在我校图书馆十楼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庄长兴,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主管领导、语委办负责人,各地语保工程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代表,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发音人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推进会。推进会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主持。我校党委书记薛义忠,校长张金锁,副校长胡俊生、武忠远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扎实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时总结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经验,切实落实语保工程总体规划。

杜占元副部长在讲话中阐明了在延安召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现场推进会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语保工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杜占元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推进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创新语言文字事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他要求,语保工程建设要牢牢抓住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主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注重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不断壮大事业发展的保障力量,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

庄长兴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陕西方言以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特点承载了陕西的文脉和传统。全省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将继承发扬“丝路精神”和“延安精神”,以此次项目建设和会议召开为契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依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留住乡音、记住乡愁,把陕西方言的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会上,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省语委副主任王建利代表陕西,作了题为《高度重视,协同创新,推动语保工程陕西汉语方言调查项目顺利实施》的大会发言。福建、上海、中央民族大学代表,语保专家代表相继作了发言,浙江温州方言、西藏义都语发音人展示了当地口头文化,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对工程实施情况作全面介绍。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启动仪式,标志着平台正式对社会开放并提供服务。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我校校园、校史陈列馆和路遥文学馆。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由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要语言文化工程,于20155月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是继1956年开展全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时隔60年我国语言文字领域又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型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是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高标准和具有时代性的语言调查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工程目标为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按照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加工,建成大规模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工程总体规划明确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约1500个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点的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目前,语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语言文化调查点共计631个,占总体规划的42%;据统计,共有25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500个专家团队、近15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建设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 

杜占元副部长和庄长兴副省长启动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

杜占元副部长讲话

庄长兴副省长致辞

田立新司长主持推进会

王建利厅长作大会发言

与会代表发言

发音人展示当地口头文化 

推进会

 

上一条:【今日快讯】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一行来我校考察 下一条:《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我校宣传文章《延安大学:山丹丹开花红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