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兰天峨 核稿:杜红荣
本网讯 今日上午,我校在逸夫楼304会议室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7年第二次扩大学习会议。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薛义忠主持。
会上,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杜红荣领学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论治国理政“四大战略思想”》。
随后,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副校长马勇,校党委委员、科研处处长杨亮才,研究生处处长王文强先后分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背景,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了对我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和认识。
张金锁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构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第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我们的根本。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解决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点。高校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些体系的构建,高校的专家学者所起的作用很大。对于延安大学来说,下一阶段,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集聚了一批人才,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红色经典艺术等专业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已初具特色,学校今后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的引导,鼓励有关专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相关的研究中去,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努力产出一些标志性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育人的体系,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用延安精神育人的相关模式和理论体系。
薛义忠书记在发言中谈了自己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四大战略思想的认识,从国际形势发展和国内现实发展需要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重点就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见很重要,高校更应该把它学深学透,进一步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职责。二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坚持中国特色,即坚持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三是要面向中国的实际问题,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建立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并用相关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国的社会道路、社会制度以及相关的现实问题。四是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重要领域,在具体的理论构建过程中大有可为。具体到延大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精神的研究作为主要突破口,同时博士点的建设与申报工作也要和这些工作相配合。五是要尽快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六是在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方面,要尽快完善制度,提高我们的治理能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我们完善制度,提高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各院系以及科研、教学、宣传等部门今后要认真学习,自觉对标,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