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兰天峨 詹小庆 摄影:兰天峨 宋 甜 核稿:杜红荣
本网讯 9月22日下午,我校“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论坛在校图书馆十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鲁东大学的5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高峰论坛,我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高峰论坛。高峰论坛由我校副校长马勇主持。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随祥,高等教育管理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胡炜,鲁东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亢世勇先后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一主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以《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首先分析了红色基因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从办学使命、办学理念、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四个方面畅谈了把握红色基因本质属性的方法,最后就如何传承发扬好红色基因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李和章以《探寻一流大学之道,推进大学素质教育》为主题,深入阐述了一流大学之道与大学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李和章副校长指出,首先中国要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同时深情回顾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延安大学对口支援和合作共建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随祥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的建设发展若干思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高随祥副书记从大学的功能说起,热切的期望母校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脚踏实地,明确定位,发挥特色与优势,谋划新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胡炜以《一流大学的内涵与路径》为主题,与大家畅谈了自己对一流大学建设的看法。胡炜首先分析了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的形式与要求,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最后分享了浙江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经验与思考。
鲁东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亢世勇以《应用性、有特色、国际化:地方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主题,为我校指出了一条应用性、有特色、国际化的地方高校发展之路。
马勇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五位专家结合当前“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从红色教育传承、学生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大学内涵和特色办学等几个方面,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的有重要价值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今后在各自区位内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延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作大会发言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李和章作大会发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随祥作大会发言

浙江大学校长助理胡炜作大会发言

鲁东大学副校长亢世勇作大会交流发言

马勇副校长主持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