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 翔 核稿:马小惠 编发:党委宣传部
本网讯 12月3日上午,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延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8鲁迅文化论坛在北京全国政协大礼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鲁迅情怀、延安精神与文化自信”。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作协、光明日报社、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及鲁艺老校友等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我校党委书记薛义忠先后致辞,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周令飞作主旨演讲,来自北京、绍兴、上海、延安鲁艺校友会等代表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李前光副主席在致辞中讲到,鲁迅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作家之一、新文化运动重要的奠基人,对“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讨鲁迅情怀、延安精神与文化自信,旨在向全社会传播和弘扬跨越时空的魅力,提振和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
周令飞会长在演讲中说,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丰富、最深邃、最宝贵的财富,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精神源泉。延安精神中包含着鲜明的鲁迅元素:即鲁迅的爱国情怀、“立人”思想、“拿来主义”、对被压迫者的关注和同情、对“韧性战斗”的坚持、对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追求,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薛义忠书记在致辞中讲到,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17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延安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成就及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亲切勉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延安大学与鲁迅先生相联系的是一条精神的纽带。1938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鲁迅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创办了鲁迅艺术学院。鲁艺是延安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鲁迅先生的情怀、品格、精神、思想一直是延安大学重要的精神支柱。2000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了鲁迅艺术学院。近20年来,新鲁艺在传承红色文脉、弘扬革命文化、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忠诚履行了鲁艺传人的职责。
“鲁迅文化论坛”作为鲁迅文化基金会年度大型品牌活动,自2012年创建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论坛每年都会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就当今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表见解,畅所欲言。今年,是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也是延安鲁艺成立80周年。论坛开始前,全国政协领导会见了论坛主办方的主要成员及论坛演讲嘉宾。

会场

薛义忠书记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