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生科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特色亮点

分享

发布时间:2019-11-19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生科院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党员干部和师生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自觉践行初心和使命。

一、抓早动快形式活,解决问题促发展

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生科院党委积极行动,抓早动快,通过集中参加支部学习、党支部书记讲党课、集体看专题片、集中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引导党员干部和师生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自觉践行初心和使命。组织全院教职工和学生党员观看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影片《周恩来回延安》《我和我的祖国》,重温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师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主题教育过程中,检视问题和学院当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学院发展和博士点申报,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工作,做好专题调研。围绕学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群众对学院领导班子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提出改进学院工作的措施。针对学院学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生命科学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调研报告”,明确“申博”存在的困难和差距,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作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扎实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参观革命旧址、组织观看爱国专题片《榜样》、歌唱爱党爱国歌曲、学习知青精神等活动培育师生爱党爱国情怀。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三次专题研讨,对问题和困难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帮扶措施。

二、科技扶贫见初心,为民服务解难题

除了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外,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党员发挥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深入农户和科技型企业,为民服务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9月19日,生科院组织科技人员赴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行政村开展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共产党员贺晓龙等深入大棚种植基地了解村里生产管理、栽培特色农产品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塑料拱棚农产品种植状况,就下一步大棚土壤分析、设施改造、合理规划农产品种植数量等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考察调研了王湾村种植食用菌选址以及该项目改造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对该项目实施以及食用菌栽培需要技术要求做了培训指导,与当地干部群众就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难点与需求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长期帮扶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达成了共识。10月27日助力贫困村民脱贫攻坚,生科院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组织30余名党员师生赴宜川县王湾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考察王湾村种植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就大棚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种植等方面的问题对村民们开展专题培训,现场为食用菌种植户答疑解惑,进行技术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向农户们提出了可行的建议。王延峰院长代表学院向宜川县王湾村农业经济种植合作社张清明捐赠了2万元的食用菌菌种及菌棒,并举行了“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湾村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挂牌仪式。11月14日,生科院王晓涧副教授等赴宜川县开展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培训与讲座,宜川县60余人参加了培训。

自9月份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生科院党员师生深入宜川、子长、安塞、延川、洛川、吴起、宝塔等区县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科技扶贫、服务三农20余次,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捐赠食用菌菌种、菌棒、有机肥等价值5万余元,开展食品加工,果树病虫害防治,大棚蔬菜,珍稀食用菌、中草药材种植栽培等技术帮扶,免费为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教书育人学楷模,榜样引领氛围浓

在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基础上,学院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努力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教职工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以学院教师中的先进典型为榜样,认真策划组织教职工宣誓活动;在学院网页开辟“杰出人才”专栏,对学院教师中的“全国模范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等推出专题介绍,树立身边榜样,倡导全院教职工积极进取、爱国奉献,将爱国情怀与学校、学院事业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恪尽职守、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把学院建设更有特色、更有水平而努力奋斗。生科院供稿

 

上一条:我校碳基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团队论文同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 下一条:奥运冠军高敏走进延安大学分享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