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雨薇 陈静 白加栋 核稿:李扬 编发:党委宣传部
他说:“我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大家能够不传谣不信谣,也相信大家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为此次疫情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们各自发出一束光,将萤火汇成了星河
2020年春节,当人们沉浸在准备要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时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本该拥有的美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不速之客让全国人民瞬间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隔离、暂停、关闭、延期,一时之间,阴霾笼罩着昔日那座活力之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危难,医护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筑起了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基层服务人员不畏风寒,日夜坚守在防疫岗位,担起了地区管控的肩头重任。而在他们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他们用自己温热的双手和爱心,真诚地送上温暖。他们各自发出一束光,将萤火汇成了星河。
李飞宏,男,共青团员,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019级学生。得知自己捐助的苹果货车于2月18日顺利到达湖北,他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是除夕之夜,电视里,网络上,严重的疫情和武汉人民的艰难处境无不在触动着飞宏的心。他辗转难眠,一直在想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之后的几天里,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热心,先是与自己的父母组成爱心团,经多方联系,积极主动参加了“暖心中国 援助武汉”的公益活动,协商捐助湖北省1000斤苹果,折合人民币3000元。他参与的援助武汉活动共累计募捐10万斤苹果、3万斤白菜和防护服、酒精等医用物资。
他笑着说:“其实,当你真正参与到其中,你才能够知道,这个社会其实是那么的善良,美好。”而飞宏便是这善良美好的人中的一员。他的辅导员张元老师说:“飞宏在学校就非常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热心帮助同学,热心公益事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的目标是只要他们值一天班,我们便送一天”
与大多数居家的人们不同,李飞宏同学在疫情期间除了参加援助武汉的公益活动,还主动选择走出家门,与好友发起并积极参加了“栖霞零点义工小队”服务,在午夜为值班的警察、医生等工作人员送饭。每天晚上10:30—1:00,零点义工小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用他们的热心为午夜值班的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飞宏说:“我们的目标是只要他们值一天班,我们便送一天。”他们的善举
不仅获得了社会爱心人士主动捐助的经费、物资等,还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双双手,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双双手,坚定共渡难关的信念。心暖心,我们是一家人。李飞宏同学让我们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所迸发出来的真诚与善良。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疫情当前,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不为你我所知的普通人,难卸心头责任,冲锋向前。飞宏说,“我身边就有这样两位英雄,一位是一个护士专业的姐姐。这位护士专业的姐姐并不在医院工作,没有通行证,没有办法去支援武汉,就主动联系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答应她一起跟随捐赠苹果货车前去武汉。她说:‘我的专业是护士,现在是国家最需要我的时候,无论怎样只要能让去往湖北一线就行。’一时,我心生震撼,潸然泪下,说不出一句话来。
另一位是货车司机大哥。因为去湖北省十分危险,很容易被感染,而且回来需要隔离。因此需要三位拥有A2证的司机,当时在讨论谁去,大哥说: ‘你们也别吵了,我自己去,三个人有三份危险,我自己去最坏的情况是我一个人被感染,死也是死我一个,豁出去了。’话虽质朴,着实让人感动!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位普通的司机大哥之口。抗日战争时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枪口的无私勇敢,舍身就义的大无畏精神,就是如此吧。”
疫无情,人有情,提及李飞宏同学此次投入战“疫”的初衷,他说:“延安大学的校训是‘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弘扬延安精神是我们每个延大人的使命,这与我们公益团队的口号‘暖心中国 援助武汉’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能够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好心人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此次活动,自己时时刻刻感受着社会上的正能量,也时时刻刻感受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为武汉出力,为中国加油。”飞宏说。疫情不可怕,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战胜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传播正能量,相信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一定可以像点点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战胜疫情。
愿阵阵春风,将温暖和信念送达;愿默默付出、顽强坚守的人们,早日平安归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待“疫”过天晴,我们繁花与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