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文军 核稿:王东维 摄影:姚 亮 伍 东
本网讯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推动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研究与交流,促进延安精神研究与传承,5月28日至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与延安大学主办,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承办,我校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协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峰论坛”在延安大学新校区行政楼成功举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民卿,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醒仁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杂志社代表,我校政法与公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150余人参加了论坛。
29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我校科研处处长王延峰主持。金民卿在开幕辞中指出,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我们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这次会议,其中的深刻寓意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和历史研究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近代史研究和党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史研究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历史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从事党史研究的学者们应当牢记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努力坚守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史学阵地,开展有方向、有灵魂、有立场、有分量的研究。苏醒仁在欢迎辞中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延安大学的辉煌历史和党史研究状况,希望各位专家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通过此次高峰论坛,达到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目的,把中共党史与延安精神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张海鹏在发言中分享了他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思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新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处处长刘普介绍了社科院高质量的期刊群及其办刊风格。
大会主题报告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综合处处长杜继东研究员主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延安大学政法与公管学院教授高尚斌、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张太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分别作了题为《转型与塑型——19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启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攻坚克难创造辉煌的历史经验》《从长时空看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何谓“大党史”》的报告。
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43篇论文分3组,进行了3场讨论。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主题,学者们进行了范围宽广、内容丰富的探讨。有的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进行了考察,有的对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进行了研究,有的关注日常生活视野中的中共党史,有的关注国际视野中的中共党史,有的关注延安十三年的中共党史,有的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建设、军事策略与行动进行了考察,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研究。在讨论中,学者们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这次论坛的论文质量较高,议程安排合理,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尤其是多位论文报告人提出,评论人的评议非常精彩,含金量高,切中肯綮,对于自己进一步修改论文有很大的帮助。还有的年轻学者提出,这次论坛使自己感受到了学术探讨的魅力,开阔了视野,对自己的学术成长将大有裨益。我校教师刘常喜、贺永泰、常改香、王保存、杨利文分别主持分组讨论和参与了分组的发言。
30日上午的会议闭幕式由《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主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应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正林、延安大学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郭必选、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卢晓娜分别发表了参会感言。最后,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东维致闭幕词。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学者征文260篇,为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研究贡献了理论智慧,丰富了学理资源,提供了全新视角。
![](/__local/6/E0/4D/4319D3D9F1DBAF290D278A97E01_32303712_4CE24.jpg)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金民卿致辞
![](/__local/C/E2/65/67FADF861EAEF43AF0625C594AF_06EAFA97_4B524.jpg)
苏醒仁副书记致辞
![](/__local/F/47/A9/62DC8BDA26008265E3CF9D689A5_FD4A2A42_65653.jpg)
开幕式致辞
![](/__local/2/7A/94/3089428C8B6C33391248B3189BC_E2409274_6D3CA.jpg)
闭幕式发言
![](/__local/B/B0/25/E7AC51C9364E2B2DE47B78E360A_D39B3333_6B143.jpg)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