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为新时代大学生加油赋能——石油学院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品牌纪实

分享

发布时间:2022-11-11

作者:郭洒洒     核稿:常佩艳


本网讯 为更好传承弘扬与践行延安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石油学院党委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一体两翼”延安精神育人体系实践,依托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党建品牌,深化拓展新时代大学生延安精神学习教育,以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作为引领党建创新发展的目标,突显党建育人特色。

——坚持开展“党课N+”阶梯式延安精神学习教育实践。

一是学院坚持扣好新生入学的“第一颗扣子”,党委书记亲自为新生上延安精神教育为主题的“第一堂党课”,使新生对延安精神有初步的了解,引导大学生做延安故事的讲述者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二是坚持用好生动的党课形式,多维度阶梯式推进延安精神教育持续深化。新生入学后,根据《石油学院分年级实施延安精神教育方案》,从大一至大四,多层次组织开展主题党课、微党课比赛、志愿服务实践党课、现场教学主题教育党课、校院党委组织的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党课培训、支部书记培训、导航学长培训等,使延安精神教育全覆盖、常态化。三是坚持以“延安精神教育”为主题,讲好毕业生“最后一堂党课”,让延安精神教育在学生思想上得到升华。学院党委组织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堂党课”、上学期间多层面多形式的N次“党课”、毕业生“最后一堂党课”,形成由低至高、由浅入深的“党课N+”阶梯式延安精神学习教育实践,为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新时代大学生铸魂“加油”。

——依托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品牌,熔铸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延安精神特质的大学生赋能。

一是用制度机制作保障。将延安精神教育写进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把延安精神教育目标任务写进教案,融进课堂。二是教书育人作垂范。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学院着力培育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师资队伍,以身示范。与七里村采油厂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在石油工业文明遗址组织学习教育。学院定期组织教师“课程思政大练兵”比赛;组织课程思政案例评比。三是专业教学强特色。将延安精神教育自觉渗透在课堂教学与专业见习实习中,在组织专业教学的同时,开展“弘扬延安精神,筑牢石油之魂”讲座、“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主题的实地学习教育。四是教育管理作主渠道。制定《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走访革命圣地旧址、红色校史馆、路遥纪念馆等深入实地触摸红色印记;通过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导航学长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现身说法,点滴渗透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精髓;通过主题班会将延安精神融入资助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 五是党团主题活动作主阵地。党支部和班团委每学期组织“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科学指南”主题理论学习、革命旧址现场教学、瞻仰“四八”烈士陵园和“追寻革命先烈,传承延安精神”主题演讲、“红色家书”诵读会、党史知识竞赛、“我在旧址讲党课”微党课比赛等实践活动。六是先进典型宣传作引领。学院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树立典型,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先进教师,利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栏目讲好他们的工匠故事,利用“老师有话说”分享他们的励志故事,作为引领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宣传优秀毕业生先进典型,是培养延安精神特质大学生的生动案例。

新时代延安精神“加油站”也是落实“一体两翼”延安精神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就是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来,担负起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的使命,为新时代大学生铸信念坚定、实事求是的魂,赋埋头苦干、服务地方的能。

 


上一条:坚持“四个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写在纪念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一百年之际 下一条:谭虎娃副校长到建筑工程学院调研指导专业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