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学生处 团委 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培训学院 编发: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1年1月2日
本网讯 2010年,我校学生工作在常规工作任务重、新的挑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学校为每位辅导员班主任印制了《辅导员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级工作记录》,并将“精育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优化,该模式在省内外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中被广泛借鉴。二是开展了热爱生命教育活动。为了呼唤当代大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爱他人,共同构建一个充满友爱,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我校在延安仙鹤岭红军苑园区设立了生命教育基地,先后开展扫墓、植树、演讲、宣誓等系列活动。三是在毕业生中坚持开展了“献真情与母校,展才华与社会”的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同学们积极捐书捐款,展现了我校大学生感恩母校,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其中,鲁艺学院美术系毕业生集体为母校创作了大型水墨画“毛主席给延大师生作报告”,悬挂于如新楼大厅。同时,还首次在毕业生中开展了班级风采PPT展评活动,每个毕业班精心制作了一部反映自己大学学习生活的PPT作品,在学校进行了公开展评。同学们以音乐、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了生命中最闪耀的青春生活,再现了一个个怀揣梦想的求学少年参加军训、申请入党、考研、文体活动等学习生活的各个场景,突出表现了我校学生在母校的日子里刻苦学习,团结拼搏的青春岁月,使广大同学深受教育,活动获得广泛好评。四是扎实开展了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的专项教育活动,学校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学生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主题班会,并通过漫画展板、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将专项教育落到了实处。五是成功组织了我校万名学生观看《红色经典,青春延安》大型演唱会。同学们有序入场,积极互动,文明观看,展示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六是在各班开展理性爱国主题班会活动,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第一线,教育同学统一思想认识,保持理性爱国姿态,维护了学校的稳定;政工人员坚持值班,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反馈各种动态。尤其我校的理性爱国主题班会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活动方案被延安市各学校争相借鉴,广泛传阅。七是开展了第六届健康月活动,进行了心理健康现场宣传咨询;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4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向全校班级心理健康委员进行了2次专业培训;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以热爱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中,我校报送的论文获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优秀奖各2项。
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一是举办了第十二届“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先后开展了延河论坛辩论赛、陕北民间艺术广场大学堂、现代礼仪普及培训展演、诗歌朗诵大赛、青春舞及交谊舞大赛、歌手大赛、PS创意设计大赛、DV、Flash作品创作大赛、书画作品大赛、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参加学生达6000余人次,234人次获得比赛奖励。值得一提的是陕北民间艺术广场大学堂系列活动,是今年艺术节新推出的一项群众性普及活动,由陕北秧歌大家学、安塞腰鼓大家学、陕北剪纸赏析活动组成,此项活动受到了师生好评。二是学生会成功举办了许愿林植树、女生节、青年节游园、庆国庆欢乐周、冬季拔河赛等一批有影响的活动。社团建设大力开展,学生社团发展新会员近6000余人。开展了金色校园社团活动月活动,收藏协会、环保协会、演讲协会、文学社等社团分别举办了藏品展、环保项目设计大赛、经典诵读、名家讲坛等活动。特别是爱心社举办的寒冬送温暖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延安电视台、延安电台、《延安日报》相继报道了活动情况。三是组织了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重点组织360名志愿者组建5支服务团,赴陕西各地开展服务活动,其中赴延安宝塔区医疗服务队和赴秦岭生态环保服务队被评为全省优秀服务队;环保协会组织的绿色长征——西北荒漠行活动,被国家林业局、北京团市委等单位评为优秀服务队,我校荣获了绿色长征活动最佳组织高校,7名志愿者被评为绿色长征优秀志愿者。同时,依托陕西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为全国31所高校3900名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授课模式,采用讲、唱、演结合的方式进行延安精神传播。
奖助学金评审和标准化宿舍创建工作方面。一是奖助学金评审。今年我校共评选出5904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发放金额达1509万元;为4360名同学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手续;新生报到时,开通“绿色通道”,使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入校;为858名贫困学生发放购置棉衣、书籍等慰问金29.8万元。共评出了25个先进班集体、880名三好学生、373名优秀学生干部,并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同时,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拓宽贫困生资助渠道,今年共有延安移动等10多家单位和个人对我校320名贫困生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33万元。为624名小红帽同学安排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二是开展了标准化宿舍创建活动。学校通过学生宿管会、学生会、小红帽组织以及各学院辅导员的不断检查评比,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宿舍建设新高潮。同学们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学校多次进行了评比验收,将我校宿舍建设工作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了标准化宿舍建设的基本要求。
招生就业工作方面。一是今年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录取本科生3546名,招生省份首次增加了北京市;将石油工程和英语两个专业也列入了一批本科招生,目前一本专业达到6个;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陕西的二本录取最低分数线高于省控线达27分之多。二是全面普及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的教学工作,开展了16场就业专题讲座或报告,举办了两场大型综合类招聘会,校园化、小型化、专业化招聘会达60多场,同时开展了就业咨询月活动,接待了各级学生2100余人次。三是改造升级了就业网络,增加远程面试设施,网络签约不断提升,落实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279个,新建毕业生就业基地11个,就业市场进一步拓展,超额完成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特设岗位、直招士官生和预征入伍等项目任务。四是较好地完成了就业目标。今年毕业本科生3400多人,年底就业率为82.5%。在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首次开展的毕业生预征工作中,我校毕业生报名210人,确认131人,被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就业指导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同时获得陕西省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先进单位称号。是开展了报考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理论培训和面试辅导工作,参加学生达1200多人;开展了考研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营销师、秘书、项目管理师、物业管理师、化学分析工等职业鉴定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1200人,授课200多学时,过关率均在90%以上;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首次大学生创业大赛,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毕业生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