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大要闻

首页 > 延大要闻 > 正文

延大要闻

《光明日报》发表我校长篇通讯《延安大学走过辉煌七十年》

分享

发布时间:2008-09-19

 

记者:郭 伟 发布日期:2008年9月19日


 

本网讯 中央级报纸《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今天发表了我校袁广斌同志撰写的长篇通讯《延安大学走过辉煌七十年》,其中《光明日报》的篇幅为一个整版,并配发了相关照片。

这篇通讯共9000余字,开篇部分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第一部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及其办学经验,第二部分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及其基本做法,第三部分叙述了建国后延安大学的沿革与发展。《延安大学走过辉煌七十年》与刘建德书记9月11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延安大学与共和国脉搏一起跳动》,都是建校七十周年的献礼之作。

 

附《延安大学走过七十年》全文:

 

延安大学走过辉煌七十年

 

袁广斌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延安大学,即将于9月22日举行建校七十周年庆祝大会。延安大学的七十年,是辉煌灿烂的七十年,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脉搏一起跳动的七十年。

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了校名。1943年和1944年,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行政学院先后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的历史从其前身院校陕北公学算起,可上溯至1937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大学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和国建设做出了特殊而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延安大学不断适应陕北、陕西乃至全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成为中国西部的人才摇篮,而且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现在,延安大学拥有5个校区、17个学院,其附属医院是陕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综合医院。延安大学文、理、工、管、医、教、经、法、史、农等学科门类齐全,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面向全国招生,是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大学。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大批革命青年,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冲破重重封锁,跋山涉水,纷纷奔赴延安和陕北解放区。他们中有许多人参加过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有的是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队员,也有少数是在白区入党的新党员,还有从南洋、越南、朝鲜等地归国的爱国华侨青年。仅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2288人之多。这些青年是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和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而来到解放区的,他们迫切要求学习革命的理论和本领。同时,由于战事日趋紧张和激烈,抗日的后备力量亦亟待补充和加强。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培养更多的抗日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指示“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在延安,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这一时期先后扩大和新办高等学校10余所,这些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干部和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丰功伟绩。

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9月,陕北公学举行了开学典礼;10月23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11月,陕北公学正式开学。当时,陕北公学与抗日军政大学齐名,发展很快。1939年7月20日,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建立中国女子大学,专门培养从事革命的妇女运动的干部,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创举。1940年5月,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主要任务是培养从事青年运动的干部。1941年9月,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与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为延安大学。1943年4月至1944年5月,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先后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由此成为一所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大学,成为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培养抗日干部和革命干部、进行抗日教育和革命教育的著名院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延安大学服务于抗日战争,是培养抗日青年的园地。延安大学所形成的独特办学方法和优良办学传统,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及其前身院校,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事求是为根本方针,贯彻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的教育精神,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学习工农兵大众的优良品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树立了好学风、好党风和好文风,形成了革命大学的校风,这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同心同德,互助互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富有积极的创造精神。在办学过程中,延安大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坚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中期的办学历程中,它紧紧围绕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党的中心任务,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其次,延安大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办学育人,坚持将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通过富有成效的教育,延安大学学生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政治立场,那就是热爱祖国,反对侵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拥护解放区的民主制度和党的教育方针,因此他们能够形成战斗的集体;他们心情舒畅,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努力学习,决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建设新中国而贡献自己力量。第三,坚持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学以致用。延安大学是一所新型的大学,其教育方针概括地说就是学用一致,教育与边区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为抗战和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延安大学制定了较完整的教育方针,其各项内容与要求虽不尽相同,各有其重点特征,但基本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完全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了以往教育的固执死板、不切实际的空洞灌输和不民主传统弊病。

抗战八年,延安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实行抗战教育政策;贯彻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向,努力建立健全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工作;实行文化教育中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积极作用;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加强政治工作,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勤俭办学的革命精神等等,这些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

 

 

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大学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采取了正确的教学方法,走出了切合自身发展的办学道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并且取得巨大成绩。

延安大学将部分院系迁至华北、东北,扩大办学,发展新校,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技术干部和专业人才。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日民族矛盾这个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解决,但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买办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两大基本矛盾又通过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表现出来,一场针锋相对的国内斗争迫在眉睫。为了使文化教育更好地配合并服务于新的战争需要,延安大学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动员和组织师生,分别奔赴各根据地和新解放区。1945年8月21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派出由陈荒煤带队的工作团,前往山西太岳地区开展工作。接着,鲁艺又组织两个文艺工作团,前往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其中的东北文艺工作团参加了东北地区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和民主改革运动,后来全团转入新创建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成为我党创建人民电影事业的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华北文艺工作团后来转入华北联大文艺部,并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排演了新歌剧《白毛女》,北京和平解放后该团随我军入城,成为1950年创建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骨干队伍。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行政学院的大部分,除自然科学院大学部最老的两班学生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各个解放区工作、行政学院和校部预科的陕籍学员留在延安外,其余师生全部迁往东北继续办学。

大部分教职工和学员离开延安之前,毛泽东同志接见了学校及各院主要领导干部,11月15日又在陕甘宁边区交际处由周扬校长陪同,专门接见了自然科学院、鲁艺的教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毛泽东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并向同志们讲述了学校迁往东北的意义和任务,以及我党我军的战略思想和重庆谈判的部分情况。师生们临行前,还在中央党校二部礼堂听了朱德总司令的动员报告。11月中旬,学校计划到东北地区办学,但因此前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承德和锦州,封锁了山海关,根据聂荣臻同志的建议,自然科学院与晋察冀边区工业专科学校合开,校名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科学校。1948年该校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华北联大工学院,1949年迁往北京,1952年1月1日改称北京工业学院。1946年春,留在张家口与华北联大会合的延大鲁迅艺术文学院,奉命前往东北,延大校部和行政学院其他人员留在华北联大,1950年在华北联大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前往东北的鲁迅艺术文学院与东北大学合并后改名为文艺学院,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发动农村群众进行了清匪反霸和土改斗争,1948年在沈阳恢复建立了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在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戏剧系调整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这些在延安大学基础上扩大和发展起来的新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技术干部和专业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延安大学吸收和培训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边区和国家的建设与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1945年11月部分师生迁离延安后,延安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艰苦的恢复发展阶段。根据边区政府的决定和当时边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延安大学对教育方针、学科设置和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确定以培养为陕甘宁边区服务的各种建设干部为宗旨,将原来的院系建制改为班,设立教育班、司法班、农业班、文艺班、会计班及高中部,陕甘宁边区各分区地委、专署积极为延大选送了学员。1946年12月以后,延安大学学员多数是边区在职干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边区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提高在职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各班结合边区实际工作需要组织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学而能用,知即能行”为标准;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培养学员的建设精神与劳动观念;以自学为主,提倡集体互助,教员和学员互相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又使教员得到启发,既改进和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使师生之间亲密团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培养较高级知识分子的方针指引下,延安大学吸收和培训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边区的建设与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延安大学适应解放战争需要,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走向正规化,担负起培训高级知识分子和提高干部业务水平的双重任务。从1946年6月开始,国民党军队疯狂地向我各个解放区发动进攻。延安大学于1947年3月14日撤离延安,至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在长达5个月的转战陕甘宁晋战时行军生活中,高举“野战大学”的旗帜,经历了严酷的战争考验,谱写了千里转战陕甘宁晋的教育史诗,出色地完成了学习、支前、生产和群众工作等多项任务。全校师生依靠群众,坚持利用一切时机为群众服务。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师生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任务,利用一切时机和条件,坚持学习政治、军事、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1947年7月以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转化,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时期,延安大学的教学生活设施也有了一定基础,转战时期的学员大多数走上了工作岗位,教员得到补充,学生来源越来越广。为了给全国解放后的建设事业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建设事业准备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延安大学新的教育方针是适应日益发展的西北形势需要,实施新型正规化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大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各种专业干部及普通干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及学生原有文化程度密切配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加强实践环节;各系要与边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一定联系,聘请有关负责人参与领导和教学活动;教员要以身作则,诱导启发学生,学员要着重个人自学,辅之于集体互助;提倡敢于怀疑、自由研究、民主讨论、服从真理的学风。1948年1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延安大学先后在陕西洛川、宜川、韩城等地成立分校,开展教学。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学生特点,分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思想改造,首先是坚持民主办学,坚持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其次是坚持学生自身的民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三是关心爱护学生,使大家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第四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改造;第五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

延安大学适应战争和建设需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首先是对领导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总理学校行政事务。校长由边区政府任命,受边区政府领导。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在校长领导下设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每月开例会1次,负责处理和决定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全校工作计划及总结报告、学工人员的奖励和处罚、各种重要规程的订立和修改、各项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的确定、全校预决算的审核、学校人事任免及其它重要事项。校务委员会下设行政会议和教育会议、干部学委会。学校建立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制度。党组织在学校的任务是教育党员,发展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彻底执行,保证学校教育计划的顺利完成。其次是增加了办学层次,开展研究生教育。延安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前身院校陕北公学曾开办高级研究班。1945年11月延安大学大部分师生迁离延安后,鲁艺留守处文艺班有学生39人,研究生3人,另外还有一个美术组和文学组,共有5名教员、10位研究生和一位研究员。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延安大学在设立大学部和分校的同时还设立了研究室,经济建设系设工业、农业两个班,每个班均分研究组和普通组,其中研究组招收大学毕业、肄业生及成绩特别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研究生。研究室的学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生,另一种是研究员。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给各系和各班兼课。第三是对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自由民主的新生活。解放战争初期,延安大学对组织机构和系科设置进行了调整,撤销了院系,合并精减了行政机构,实施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学校在教职工和学员中倡导大胆质疑和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墙报等方式,对学校管理、伙食、卫生等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批评,树立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学员与教员、领导与群众完全是平等的。延安大学始终注意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朝气蓬勃的生活特色,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紧张而愉快。从新解放区和蒋管区来延安的知识青年,都对延安这块民主圣地怀有无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学校为了使这些青年学生了解延安,了解延安人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一进校就组织他们参观延安的机关、学校和农村,让亲身感受解放区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经过参观学习,同学们不仅对边区自由民主的新生活有所了解,而且亲身体验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第四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性环节,既重理论又重实际。延安大学依据“培养为陕甘宁边区服务的各种建设干部”的宗旨,改革了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教育方针,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全部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五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调课程,编教材。学校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发扬民主精神,提倡质疑和辩论的学风,坚持真理不能盲目接受的原则。学校重视专业课的学习,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将全校课程分为政治课、一般政策课、业务政策课、业务专业课4大类。各类课程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由学校教育处组织业务小组和各科教员一同进行研究和编写。教育、文艺、政法诸系各门课程的教材,主要由各科教师与教育处的业务研究小组共同编写。

整个解放战争中,党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负责同志多次亲临学校作报告、指导工作,为延大在战争条件下办好学校指明了方向。延安大学坚持教育为战争服务,坚持依靠群众,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各项任务,将学校办出了特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1949年7月,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校下设五个部:第一、二、三部招收和训练解放区知识青年;第四部设在山西解县,重点培训财经干部;第五部主要接收原国民党军政人员。9月21日,第一期学生开学典礼在西安举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等到会并讲了话。1950年4月,1至3部第一期2440余名学员经过短期政治培训后毕业并分配了工作,学校开始举办政法、经建、政治教员等各种专业培训班。1953年春,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的决定,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撤消。在跨越建国前后将近4年的时间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共为西北五省培训各类建设干部11000余名。

                            

 

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对延安大学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继承与发展。至于解放区高等教育的许多优良传统,比如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勤俭办学等,建国以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与光大。

1958年,为适应陕北和陕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延安恢复重建延安大学,地址设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北侧的原延安农校和延安林校校址上,于9月份开始招生。根据陕北中等教育、工农业生产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陕西省决定将延安大学办成一所以师范为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9月27日,开学典礼在曾经召开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举行。恢复重建后的延安大学占地200多亩,新建石窑洞89孔,设有中文、数学、理化3个系、4个专业,学制二年,首期招生232人,全校共有教职工68人,图书资料6万余册,教学设备和仪器1000余台件。当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师生在灶房外露天就餐,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轮流上大课,课后学生回宿舍或去野外自习。1959年秋,经陕西省高教局批准,延安大学增设了医疗系,学制为五年制本科。1962年8月,陕西省将延安大学最早设置的4个专业由二年制专科提升为四年制本科。

1971年9月,陕西省决定延大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合并之后学校名称仍为延安大学,学校以农为主、兼设师范和医学。北农大是根据当时将农业大学办到农村去的精神,从北京迁到延安的。1973年3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下达了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北京农业大学与延安大学分开办学。随后,原北农大人员和设备搬往河北涿县,更名为华北农业大学。1974年7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延安大学面向陕西招生,维持原设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医学5个系。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延安大学开始正常招生。以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在校学生越来越多。

从建国后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延安大学坚持以师范教育和医疗卫生教育为主体。这是由当时陕北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决定的,也是学校主动适应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陕北老区初步医治了战争创伤,经济和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当时的陕北还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域,现代工业几乎是空白,加之革命战争时期汇聚陕甘宁边区的各类人才随着全国的解放大批地离开陕北,陕北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面临人才匮乏的严重局面,最紧缺的是中小学教师和医护人员,师范教育和医疗卫生教育成为陕北老区的当务之急。根据形势的需要,延安大学首先发展了师范专业和医疗卫生专业,重点是与中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密切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等学科及临床医学学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陕北老区中学师资严重不足。为此,延安大学党委于1980年做出了《关于加强师范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在八十年代办学要以师范教育为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在加强和充实已有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教学科之外,又陆续增设了英语教育、生物教育、历史教育、体育教育等学科专业。这一时期,延安大学为陕北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几年的改革开放,陕北老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石油化工逐渐成为陕北的支柱产业,这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增大,而且种类增多,特别是对管理、工业分析、化工等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延安大学立即对办学思路做了重大调整,在加强师范专业的同进,大力发展应用、管理专业,增设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秘、商贸经济、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工业分析、化学分析、化工工艺、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等学科专业。同时,学校还面向陕北在职人员,依托学校各个专业,开展函授、夜大和全日制成人教育,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陕北老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途径。

从1998年开始,延安大学加快了学科与专业的调整建设步伐,重点建设了能源化工和区域经济等学科,与陕北老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化工工艺学科是与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密切结合的一个学科,延安大学的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化工研究所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该学科依托陕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优势,以煤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及天然气加工为中心,围绕能源化工工程、化学工程、无机和有机化学合成工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专业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程研究、气液反应技术及其反应器开发研究、资源开发过程工艺与设计及产品分析方法研究等,近6年来通过鉴定和验收项目8项区域经济学学科是延安大学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建的一个学科,近6年来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8项,为陕西特别是陕北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延安大学的创建与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和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重视革命教育、培养革命与建设人才的思想,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的满腔心血,浸透着老校友们的顽强战斗精神。延安大学的教育,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现实密切结合的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教育,是鼓舞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教育。这种革命教育,饱含着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体现了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办学精神,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七十年是历史,也是辉煌;

七十年是辉煌,更是起点;

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崭新时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的延安大学,必将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上一条:我校教师孙刚成获得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下一条:龚琳娜独唱音乐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