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延芳 核稿:李建雄 编发:党委宣传部
本网讯 2月26日中午,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药剂科药剂师凡芳在门诊大厅卫生间拾到皮包一个,她想失主可能是急诊科病人,在护理站询问过后未找到失主,又在收费处一一询问未果,急忙联系医院警务室,与警务室值班人员共同打开皮包,找寻失主联系方式,最后根据包内病历就诊卡信息,在收费处调取到失主手机号,电话联系到了失主。经核实,包内有银行卡、病历、现金5000元等。失主赵女士十分感动,于中午13时20分来到医院,核对了包里的物品,再三鞠躬感谢:“这是治病救命的钱!”对凡芳及心脑血管病医院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另悉,春节期间,神经内科三病区大夫师媛在病区走道地面捡到现金2800元,及时通报护士长,二人进行反复核查,最终确定为20床家属丢失的,将拾到的2800元交给患者家属。
2月19日,神经内科三病区清洁工孙梅梅在打扫病房卫生时,在12床床下捡到500元红包一个,当时患者已出院,她将红包交送护士长联系失主。患者家属收到丢失红包,非常感谢,对清洁工赞不绝口:“心脑血管病医院的清洁工风格高尚,拾金不昧值得表扬!红包丢了把我还急了几天,真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那个红包系着对老人的关爱,我们非常感谢附属医院的清洁工”。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像凡芳、师媛、孙梅梅等同志的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心脑血管病医院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医院职工优秀的职业风采和个人品质。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这样的正能量倍感温暖,正是有了这么一群道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员工,使得医院在陕北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