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校多举措加强教育实习成效好

分享

发布时间:2016-12-27

作者:王 华    核稿:付 峰   编发:曹兴美


本网讯 近年来,我校通过创新实践育人机制、搭建实践平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夯实过程管理,不断提升教育实习质量,成效良好。

——创新实践育人机制。

一是学校将延安精神贯穿于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学校制定了《延安大学延安精神资政育人调研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每个教师教育专业实习队在实习期间必须结合教育调查开展资政育人调研活动。2016年各实习队按照学校安排,积极组织调研活动,完成了26份资政育人报告。调研分析过程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习质量。二是学校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卓越教师”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从2012年开始组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大赛由教学方案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模拟授课、现场回答评委提问等四个环节构成。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参赛学生通过竞赛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该比赛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累计有133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励。学校从2014年开始遴选学生参加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至今共获得西北地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高水平实践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对提升我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整合实习资源。

学校从2013年全面开展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学校将各院系的实习基地资源进行整合,遴选出近30所中学开展实习工作。每年将13个教师教育专业的700余名学生组合编队进行实习,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人数为1:1,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减轻了实习教师的指导压力,同时使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提高了实习质量。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邀请延安市、榆林市近30所中学的校领导参加。会议旨在总结上年度实习工作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协商安排部署本年度的教育实习工作。

——夯实过程管理,保障实习效果。

一是完善实习管理制度。近年来,学校出台了《延安大学混合编队教育实习工作条例》,明确了学校、各院系、实习基地、管理教师的职责,细化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标准。二是加强教育实习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利用第一课堂(中教法课)夯实学生理论教学能力,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三笔字”大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等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在实习前期,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展8周的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夯实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实习质量。为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优质师资,学校与实习基地充分沟通,共同协商确定实习专业、人数,确定相关信息后,学校将实习信息编排成课程,以选课的形式选定实习学校。学生根据选定学校使用的教材,利用暑假认真准备导学案、编写教案等,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加强实习过程的指导与检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学校选派管理教师驻校管理,实习期间,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教学副院长等对教育实习进行检查,包含专家听课、座谈等,及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实习顺利进行。五是总结评优,不断提升。实习结束后,各院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汇报。学校组织召开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总结座谈会,大家认真交流、总结,就进一步做好教育实习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上一条:化工学院举行“昱嘉”助学金协议签字暨首批助学金发放仪式 下一条:杨伟宏参加中国高教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筹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