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外国语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思政新篇——行走的思政课”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

分享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徐 洁 史玉昆      核稿:梁 艳


本网讯 7月8日上午,外国语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思政新篇——行走的思政课•杨家岭站”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举行。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侯振龙、副主任薛健,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梁艳,副院长雷琨、王黎娜出席活动。外国语学院笃学奉献党支部、红帆奉献党支部师生代表及杨家岭旧址部分讲解员5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家兴主持。

梁艳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她强调,杨家岭见证了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全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革命运动的波澜壮阔和风云激荡,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鲜活教材。她倡议,学院要精心组织好每一次实践活动,推动创建“红色资源育人示范校”,同学们也要积极参与到每一次活动中。

侯振龙在讲话中强调,双方要继续深入加强交流合作,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为革命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贡献力量。

侯振龙与梁艳代表双方签订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协议,为今后校地在红色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红色实践环节,外国语学院学生代表用英文讲述了《毛主席到马列学院作报告》的革命故事,分享了《人人争识林老头》《道德楷模徐特立》等红色故事。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带来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党的七大和大生产运动》的精彩讲解,让在场人员深刻感悟延安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外国语学院创建“红色资源育人示范校”的生动实践,也是学院借助区域红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有益探索,对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培育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条:我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学工联学联建主题活动 下一条:我校举办2025年临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