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我校文学院合作主办“寻找一种失落的视野:柳青传统与人民文艺再解读”学术研讨会

分享

发布时间:2015-11-16

作者:白玉  核稿:吕达  编发:科研处


 

111314日,由我校文学院与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现代中文学刊》联合主办的“寻找一种失落的视野:柳青传统与人民文艺再解读”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在中国农村经历急剧转型的今天,文学如何实现人民性、反映普通大众的精神诉求,这是一个费解的、艰难的、永恒的命题,在此命题下,本次学术研讨会重在重新追溯柳青“人民文艺”的价值,再解读“柳青传统”延长线上的农村题材文学的现实意义,便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意蕴。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20所大学的4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创业史》的意义、乡土中国转型中的“柳青传统”、柳青与路遥、重返“土改”四个方面,在不同的学术视域下发表个人见解,观点鲜明新异,相互回应争锋不断。

本次研讨会上,我校文学院院长、《路遥传》作者梁向阳教授作了《由文化性格看柳青与路遥创作》的主题发言,开启了研讨会的序幕。会上,我校延安文艺研究中心主任王俊虎、文学院副院长马海娟、路遥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申朝晖先后作了主题分别为“陕西作家类型生成与代际精神传承”、“从‘英雄’的改写看延安文艺的人民性”、“陕北文化精神对路遥文学创作的影响”的发言。

14日上午,秋雨点点,烟雾绵绵,与会人员来到长安皇甫村神禾塬畔柳青先生墓前追溯真实的历史情境,悼念这位人民作家。学术研讨会在柳青墓园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闭幕式,此项议程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我校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创业史》人物原型刘田民老人讲述了与柳青交往的点点滴滴;终南埙社社长左先生吹奏一曲《我的黄土地》,如泣如诉、哀婉回环尽表凄思;长安区作协执行主席张军峰介绍柳青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事迹;最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裴亚莉教授作会议的学术总结。此次研讨会在“塬上柳色青青,文学依然神圣”的坚定信仰与美好期待中圆满落幕。

我校文学院近年来实施一系列的举措加强学科建设,推行“内联外引”学科发展思路,加大对外学术交流的力度,通过“拉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方式,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建设中。此次学术研讨会,是文学院继今年10月份成功合作主办“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主动寻求机遇、合作主办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

1115,《光明日报》在第四版“教科文新闻”中以《学界“再解读”柳青讨论“人民文艺”的现实意义》为题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报道,全国多家大型网站进行了转载。

 

上一条:关于开展2014年延安大学继续教育科研专项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 下一条:红色基地七人参加“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咨询报告写作研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