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关于组织申报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的通知

分享

发布时间:2022-04-12

各相关单位: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开始,现予发布《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现就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有关要求,为深入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目标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选题说明

(一)《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围绕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拟定了一批选题,基本定位以体现延安自身优势和特点为主,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有机结合。

(二)课题申报范围涉及多个学科,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要自行设计具体题目,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指向的将不予受理和立项。

(三)申报课题原则上需符合课题指南范围,也可按照哲学社会科学涵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历史·考古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立足我市实际,把握学术前沿,自行设计课题,确有价值的择优立项。

三、申报说明

(一)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设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研究时限为一年。如不能按期结项或经鉴定未能通过者,一律予以撤项处理。除重要的基础研究外,鼓励以研究报告、论文为项目的最终成果形式。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设立自筹经费项目,其选题、申报和评审办法与规划项目的要求相同。

(二)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1.5—3万元,一般项目0.5—1.5万元,青年项目0.5万元。

(三)项目负责人在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按计划自主支配项目经费。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管理费:指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重点项目每项提取5%,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每项3%,不得超额提取和重复提取)。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分配管理费的比例可为3:2。

2、资料费:指开展项目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翻拍、翻译等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费等。

3、调研差旅费:指为完成项目研究工作而进行的调研活动开支的差旅费,其标准参照延安市财政有关规定执行。

4、小型会议费:指围绕项目研究举行的小型研讨会的经费开支。

5、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使用费:指上机费、录入费以及用于项目研究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上网费和软件费用等。

6、咨询费:指为开展项目研究而进行的问卷、专家咨询等支出的费用,提取额一般不得超过项目资助经费的8%。

7、印刷费:指项目研究成果的印刷费、打印费和誊写费等。

(四)为了确保评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特实行匿名活页评审方式。

(五)《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申请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及《申请汇总表》请通过延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下载。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申报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申报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并在申报课题时提交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结项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申报青年项目负责人(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须由两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已获批立项省部级以上的课题不得再以同一课题重复申报。

2、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中予以撤项处理未满三年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3、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得申报。

(三)其他要求:

1、申报重点项目课题必须与《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中所划定重点项目内容相一致。

2、申报项目负责人当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过去负责的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已结项),且不得作为主要参加者(项目成员中排序前三位者)参与其他项目申报。

3、项目参加者最多可同时参与两个项目。

4、每个项目参与人数不超过六名。

5、申报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按申报要求进行审查,签署意见,并承诺提供研究条件和承担项目的管理任务及信誉保证。

五、申报时间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在申报期内,将本单位审查合格的《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15份以及《申请汇总表》原件(电子版)盖章后于2022年5月26日前报送至延安市社科联,逾期不予受理。

报送地点:延大行政楼416

联系电话:0911-2650156

电子邮箱:zxtao0301@126.com

附件: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科研处

2021年4月12


附件: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22年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研究(重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延安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回延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

党史·党建

延安十三年相关研究(重点)

弘扬延安精神研究(重点)

延安时期党务委员会工作研究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研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经济学

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点)

延安提升重点产业链研究

延安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研究

延安现代能源经济研究

延安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研究

延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重点)

延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延安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研究

延安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延安市夜间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促进延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社会学·管理学

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延安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研究

延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延安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发展研究

延安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重点)

延安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延安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重点)

推进延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研究

延安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研究

延安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

延安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延安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延安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延安推动托育行业服务发展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纾困研究

提升延安市民科学素质水平研究

延安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究

延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教育学

延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延安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重点)

加强青少年红色传统教育研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地方方言研究

“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提升研究

历史学·考古学

延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 (重点)

延安历史遗迹、遗址等相关问题研究

延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延安革命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和运用研究

文化·艺术

黄帝文化研究

黄河文化研究

黄土文化研究

延安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研究

延安红色资源挖掘利用研究

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研究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



上一条:关于开展“寻找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