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我院教师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分享

发布时间:2023-03-21

作者:陈新岩   核稿:霍治澎



近日,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拓明明、王拓于国际分离纯化领域著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CR 1Top,中科院2022升级版分区:工程技术1Top期刊,IF=9.136)上发表了题为Enhanced norfloxacin degradation by three-dimensional (3D)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using Mn/Cu co-doped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 electrode的文章3102023,123067)。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拓明明博士,通讯作者为王拓博士。

文章简介Introduction

诺氟沙星(NOF)作为一种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消耗国,每年有大量的NOF废水通过各种途径排入自然水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NOF很难被生物降解,易在自然界中富集,对水生动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研究以Mn/Cu共掺杂活性炭(MCAC)颗粒作为三维电极,构建三维(3D)电活化过氧一硫酸盐PMS)体系E-PMS-MCAC),实现诺氟沙星(NOF的高效降解淬灭实验和EPR分析表明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和反应性MnIII)都参与了氧化反应过程,而•OHNOF降解的主要反应物种。SEMXRDXPS的表征表明,阴极还原反应可以促进电子向MnIV)、MnIII)和CuII)的转移,从而触发可持续的MnI/MnIII/MnIV)或CuI/CuII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进而促进PMS活化基于LC-MS结果揭示NOF的多种降解途径,即:脱氟(Pathway I)、哌嗪环转化(Pathway II)和喹诺酮类基团转化(Pathway III),并对中间体的毒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E-PMS-MCAC体系对硝基苯酚(PNP)、卡马西平(CBZ)、磺胺甲恶唑(SMX)和盐酸四环素(TCH)等污染物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率。

此项研究表明,E-PMS-MCAC体系对于抗生素类污染物,特别是NOF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处理技术。


原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2.123067


上一条:经管学院邀请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我院教师参加西北区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