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忠義 孙雨晴 核稿:张彬
作为全校思政教育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紧扣“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打造沉浸式育人场景。
德育铸魂:雷锋精神薪火传,知行合一育新人
学院以“雷锋精神永相传”为主题,圣地青马宣讲团走进班级,通过微党课、情景剧等创新形式生动讲述雷锋事迹。同步发起“旧物远行·爱心护航”公益行动,号召学生捐赠闲置衣服、文具等物资,定向支援儿童福利院。活动以“知行合一”的理念,让雷锋精神既在理论学习中“生根发芽”,又在实践行动中“开花结果”,真正实现“传承”与“传递”的有机统一。
劳育强基:劳动淬炼青春志,双手筑梦美校园
结合劳动教育实践,学院开展“共建美丽校园”专项行动,组建劳动先锋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此外,开展“最美雅舍”评选活动以鼓励学生以劳育美,通过宿舍卫生、文化评比、楼道大扫除等环节,打造整洁温馨的生活空间,让学生们在躬身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美的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蓬勃生机。
美育润心:美润心田气启心智,共绘雅居新篇章
学院以美育浸润生活场景,推出“美育同行”的宿舍文化活动。以寝室内务整理、创意装饰等多元形式呈现宿舍“美学答卷”,在寝室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传递美的力量,让“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成为青年成长路上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智体协同:智育体育双翼展,学思悟践共成长
学院立足学科优势,将党史党情、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史力行,用汗水诠释劳动精神,用匠心传承文化基因。通过“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良性循环,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
《延安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雷锋月”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雷锋精神方面的创新实践与育人成效。报道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红色基因+志愿实践”的创新模式,将雷锋精神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延大样本”。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引导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延安精神与雷锋精神在圣地沃土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