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建华 核稿:谭虎娃 编发:党委宣传部
本网讯 6月5日,为庆祝建党百年,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延安大学主办、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延安大学专场“延安道路与当代中国”在延安大学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梅争利,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赵耀宏,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党建思政研究处处长朱喜坤,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科研处副处长陈朝辉,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锁、校长高子伟,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研究学者,延安大学相关学院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学者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并行方式举行。座谈会由高子伟主持。
谭方正在讲话中指出,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的十三年,形成了延安道路,培育了延安精神。高校社科界要循脉而行,准确把握延安道路、延安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讲清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金锁作了《红色育人路: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发言,他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广大学生人生方向的重要航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武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根本遵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精神动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延安精神丰富的育人价值。
他表示,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将坚持“延安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实施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让延安精神内化为学校师生的精神印记和价值追求。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赵耀宏教授,井冈山大学副校长陈小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教授分别作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视域下的延安十三年》《延安时期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举措及当代启示》《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延安时期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百年成就和基本经验》《民族复兴的延安道路及其时代延展》学术报告。
王炳林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延安道路是延安精神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延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注重理论创新与创造的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高子伟在主持时表示,高校社科界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