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婧怡 刘瑞 核稿:王俊虎
12月2日下午,文学院召开“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专题会议”,特邀《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刘国荣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与任务”的报告。文学院院长王俊虎、院党委书记党子奇、副院长杨绍固、中文系主任刘鑫,文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王俊虎主持。
中文系主任刘鑫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延安大学科研处编印《科研诚信制度汇编》的主要内容,并解读了其中《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延安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的若干规定。刘鑫希望学院师生自觉遵循科研制度,按照科学规律开展学术活动,共同努力创造积极健康的科研环境。
刘国荣主编的报告从科学家精神、论文规范、科研诚信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刘国荣从我校学报40多年坚守学术道德的办刊历史切入,结合他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的切身体会,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作为社科类学术刊物的大学学报,在推动本校科学研究、增进校内外学者间学术交流、培养青年学者、引领学术方向等诸方面的重要任务;以此,刘国荣认为大学学报的综合水平也是学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形式,社科类学报弘扬科学家精神而健康发展是大学整个人文学科学术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刘国荣认为,科研诚信建设是高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工作,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可以建构高校学术道德环境,但是,高校的科研诚信还有赖于科研工作者自律地信赖“科研之道”。高校科研诚信需要在科研任务的科学指标定量和科研水平的长效行成之间求得平衡;既要注重科研成果的时效需求,又要加强学术产出的长期培养。在讲到论文写作的科学要求时,刘国荣指出,社科类的学术论文写作要有坚定科研攻关的信念,坚持长期性对独特学术领域的专注,开展对“真问题”的研究,夯实意识形态立场,养成研究和写作的方法论意识,实事求是地阐述研究进展。刘国荣还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注释等构成要素,向青年学生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成果创新的论文写作形态。
王俊虎院长在主持报告时认为,本次专题会议是学院认真落实学校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之一,刘国荣教授的报告阐述了科研诚信和科学家精神的概念及其时代特征,对于学院师生如何落实好科研诚信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王俊虎还结合学界近期出现违背学术诚信的不良事件,分析其成因和危害;希望全院师生引以为戒,做好本职工作。
与会师生围绕“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弘扬科学家精神”展开讨论。梁向阳、孙宏亮、孟万春、刘向斌、刘强等与会教师从不同角度出发,讲述了自己在《延安大学学报》引导下,走上科研道路的诸多动人故事,畅谈了文学院老一辈教师所积淀的严谨治学精神。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将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一心一意做好学术研究。
院党委书记党子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院师生要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科研诚信教育内容。他希望各位老师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守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同时,党子奇表示,文学院将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为学院师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完善的学术环境。